2021年10月31日10:26 来源: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令人叹为观止的机器人表演、全新升级的“食物的旅行”、充满奇妙乐趣的“火星车”趣味科学课程、活灵活现的“结构的力量”科学LIVE秀……10月29日,来自闵行区民办文汇学校的100名随迁子女学生来到上海科技馆体验科普乐趣。
这也标志着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科技馆和上海民办中小学协会共同举办、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资助的2021年“播撒蓝天至爱•共享科普阳光”慈善科普公益项目正式启动。未来几天,来自宝山、松江、嘉定等区随迁子女小学的400名孩子也将陆续来到上海科技馆,参与丰富的科普活动。
今年,“播撒蓝天至爱•共享科普阳光”慈善科普公益项目包括“科普场馆行”、“科普校园行”、“科普画作评选”三项内容。
“科普场馆行”活动将在10月29日至11月5日期间,邀请5所随迁子女小学的500名孩子陆续走进上海科技馆,在参观互动中体验更多科学活动。
“科普校园行”活动将于11月中旬举办,“结构的力量”等备受孩子喜爱的上海科技馆科学LIVE秀将走进更多随迁子女小学。此外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上海科技馆全新定制的线上科普课程视频也将同步播放,充分利用中小学“双减”政策后孩子们的课后时间趣味普及更多科学知识,为更多孩子们播撒科学的种子。
“科普画作评选”活动以“我爱上海科技馆”为主题,鼓励孩子们表达对上海科技馆的体验感受和期待,以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颁奖活动将在11月底举行。
上海科技馆合作交流处副处长陈筠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项目在行程规划和内容形式上都有所迭代,不仅为孩子们定制安排了更多互动体验项目,还将备受欢迎的上海科技馆科学LIVE秀带到随迁子女小学,并将全新线上科普课程送进校园,用生动形象的表演和视频课程激发更多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播撒蓝天至爱•共享科普阳光”项目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铁迪和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于2008年共同倡议设立,通过整合学校、科普专家、志愿者、爱心企业等资源,打造一个科普公益服务平台,旨在为广大随迁人员子女提供一个享受优质科普资源的机会,提升随迁子女的科学素养。
自2008年9月启动以来,该项目已邀请来自8个区约3.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走进科技殿堂,通过参观科技场馆、参与科普体验、观看科教电影,许多随迁子女第一次体验到科普的乐趣,激发起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