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2日12:23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雷册渊 周楠
他们是上海这座24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中最平凡的普通人。
2024年2月2日,距离农历新年还有一周,淮海中路1253号的门开了。一位五六十岁的女性走进来,从帆布袋里拿出一个塑料封口袋,又从塑料封口袋里拿出一个白色信封。信封里是一沓新旧不一的100元钞票。她抽出来递给窗口的工作人员。验钞机哗哗作响,一共4000元。
一问才知道,她原本是一名普通工人,退休后干了保洁工,每月工资3000元。
“这些钱比您一个月工资还多,保洁工作这么辛苦……”工作人员说。
“没关系的,我还有退休工资,够生活了。没关系的。”她说。
上海的雨已经连续下了许多天,气温逼近冰点,她却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抓绒外套,脚上套着雨鞋。她的短发凌乱地支棱着,夹杂丝丝银色。她始终戴着口罩,不愿意留下个人信息,只在捐款登记表上勾选了“助学”一栏,就匆匆准备离去。
“您留个名字吧,我们好给您打发票。”工作人员劝她。
“没关系的,不留了。我每年清明节都会去龙华烈士陵园扫墓,那么多英雄牺牲后都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我这个算什么呢。没有关系的。”讲到无名烈士时,她有些哽咽,又接连说了好几个“没关系”。
“您怎么穿这么少?”工作人员不再劝了,担心她出门会冷。
“不冷不冷,我在干活不会冷,这些衣服足够了。”她说,自己平时买衣服最贵的不超过50元,“只要我活着,就要帮助别人……”
衣着单薄的清洁工阿姨(右一)前来捐款,她始终戴着口罩,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正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 雷册渊)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恐怕很难相信,这朴素得就像小学课文里的一幕,就发生在身边。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爱心窗口已经开设了30年,我们在春节期间来到这里蹲点采访,发现有太多“做了好事不留名”“舍己为人”的故事正如此具象地在这里展开:
有默默资助学生、直到她大学毕业的出租车司机;有每月坚持来捐款100元的面馆老板;有从满月就被爸爸抱着来捐款,直到工作仍在献爱心的上海小囡;有每逢大灾必来捐款的房产中介小哥;有捐资10万元帮助云南山区孩子上学的98岁新四军老战士;有接受帮助后又转而帮助别人的渐冻症患者……
他们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中最平凡的普通人。他们的善举宛若“微光”,却能照亮整座城市。
平凡
1月31日上午,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和着冷风吹打在人身上,寒气透骨。路上的行人少了很多,爱心窗口的大厅外偶尔有一两个人走过,行色匆匆。
10点35分,两位银发阿姨相互搀扶着走进来。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来。”长发的阿姨一边从包里拿出500元一边说。她叫王根娣,今年66岁,是一名服务行业的退休工人。一个月前,她看到甘肃地震的新闻,想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就上网搜索捐款渠道,查到了爱心窗口,赶来捐了200元。这天是她第二次来捐款,捐款项目是“助幼”,帮助患有大病的儿童。
这一次王根娣还带上了73岁的金玉英。“我们是邻居,上回我听小王说她来这里捐款,就让她下次来的时候带我一起来。”金玉英说着,也捐了500元。
这天上午两人相约一起从宝山赶来。王根娣说,金玉英的“家庭负担很重”:她是上钢五厂的退休工人,家中96岁的老母亲、瘫痪在床的老伴儿和53岁脑出血的侄子都靠她一个人照顾。她们之所以临近中午才到,一是因为路远,二是因为金玉英要一早把家里打点好,利用午饭前的空隙跑这一趟。
“钱是身外之物,我们从小受了共产党的恩惠,现在自己有能力也想帮助别人。”金玉英说,她奶奶以前是居委会主任,她从小就耳濡目染,读书时即便自己吃不饱也会把饼分给班里条件困难的同学。
“说起来真的很‘神’,每次我帮助了别人,也会有人帮助我。”王根娣接过话茬,讲起自己一个人带孙子坐地铁,好几次都有路人主动帮她搬运婴儿车,让她感动,“社会上总归还是好人多”。
王根娣(右一)和金玉英(右二)是同一栋楼的邻居,两位老人这天一早从宝山赶来捐款。
“还是好人多”——在爱心窗口设立的近30年里,这个朴素的观点一直被论证着。1994年5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设立了爱心窗口,虽然地址几经变迁,但前来捐赠的爱心人士一直没有断过。2018年爱心窗口落户淮海中路1253号后,上门捐款的人更多了。去年,爱心窗口的捐赠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4万人次,捐款总金额达801万元。
那么,来捐款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种种误解和沟通渠道的缺失,公益与公众相隔甚远,甚至有人会认为,慈善是有钱人、名人的专利。然而,30年来走进爱心窗口的,绝大多数并不是所谓的有钱人和名人。
2018年爱心窗口落户淮海中路1253号。去年,爱心窗口的捐赠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4万人次,捐款总金额达801万元。
“他们都是最基层的老百姓,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但他们都有一颗爱心。”77岁的刘虹美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时第一个报到的员工。直到2017年返聘期结束,她在爱心窗口工作了23年,接待了无数前来奉献爱心的市民。
她记得,有位七八十岁的老婆婆,老公和大女儿都因癌症去世了,自己和小女儿同住,家里条件并不宽裕,却从2007年开始结对资助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每年开学前,老婆婆都会资助这个学生1500元,过年还会给他200元压岁钱,一直到他高中毕业。老婆婆自己穿的衣服都是一二十元的地摊货,会把节省下来的钱给孩子买鞋、羽绒服,送到家里。
还有身患肝硬化的吴国芬老人,每天从买小菜的钱里省出1元,一年省出365元来捐款。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开始每天多省1元,一年又多省出365元来捐款。年年如此。
刘虹美把这些凡人善举形容为“微光”,即便自身微小,仍想尽力照亮别人。
今年44岁的周峰每个月都会到爱心窗口捐款,已经坚持了近20年。2014年8月15日是他第一次走进爱心窗口的日子,那时他在闸北经营一家面馆,看到爱心窗口的新闻,就来捐了30元。
此后每个月他都会来捐款,从最开始的每月捐30元,到后来每月捐100元,遇到大灾大难他还会多捐100元。疫情三年,周峰的面馆因为生意不好关了门,他也失去了固定收入,生活变得拮据起来,他的捐款却从未间断,直到今天。
此外,周峰还坚持无偿献血。去年4月,他签下了捐献同意书,去世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传递
渐冻症青年唐旭终于挺过来了。
近日,他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引发了较为严重的肺炎,一度出现呼吸衰竭,在ICU住了一周多,终于转危为安。
“这次肺炎算是提醒我,自己还是一个渐冻症患者。”由于说话困难,唐旭选择了用微信文字的方式和我们交流,“但我不会中断爱心窗口的捐款。”
1991年4月,唐旭出生在江苏宿迁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9岁时,他被确诊为渐冻症。十几岁时,他的病情已经发展到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四肢仅剩右手食指稍能动弹。
为了给儿子治病,唐旭的父亲来到上海打工,唐旭也在上海入学。后来,唐旭考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IT工程师。工作之余,他和好友一起花两年开发出“小蜜蜂无障碍”公益小程序,帮助残疾人士出行。
唐旭的事迹被报道后,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他,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五年来,他一直坚持在“五四”青年节或者“七一”党的生日这天,坐着电动轮椅搭乘地铁,往返两三个小时来到爱心窗口捐款助学。
“是时候做点事情回报社会了。我就是坚持学习,才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我不想看到那些孩子因病、因贫而失去求学的机会。”唐旭说,“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会一直关注并支持慈善助学项目。”
五年来,唐旭一直坚持在“五四”青年节或“七一”党的生日这天前来捐款。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在爱心窗口的柜台上,一直放着两本资料,一本是贫困中、小学生资料表,一本是贫困大学生资料表。翻阅这些资料表不难发现,贫困大学生一般为在沪高校就读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情况各不相同;中、小学生则一般是上海本地人,普遍来自郊区,家庭贫困的原因多是父母离异或者家中有人罹患大病。
爱心窗口志愿者沈杰英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审核和跟进这些贫困学生的情况。前几天她核实几个孩子的情况时,电话打得她“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她说,这些孩子的遭遇让她心生怜悯,但好在有人不断献出爱心,而这份爱心正不断传递和延续。
家住奉贤的蒋淑婷还记得,2011年她读五年级,原本幸福的家庭突遭重创:她的父亲在修理耕种机械时受伤,高位截瘫;原本在超市打工的母亲为了照顾父亲,不得不辞职在家,整个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那种绝望感和无助感深深刺痛了蒋淑婷的心,直到今天仍让她难以忘却。
正是那一年,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陈建明走进爱心窗口,看到了蒋淑婷的资料。他同情这个小女孩的遭遇,并决定结对资助她。
蒋淑婷父亲手术后不久,陈建明和爱心窗口的工作人员就带着1500元和礼物上门看望了她们一家。后来,蒋淑婷读初中,陈建明的资助变成了每年2000元,高中是每年2500元,大学又涨到每年3000元,一直到她大学毕业。
蒋淑婷一直心怀感激。小时候,她会给陈建明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长大后有了手机,她也常常向陈建明分享自己的点滴进步。出租车司机和贫困学生的故事就在这座城市里默默地书写着。
其实,陈建明除了资助蒋淑婷,还资助福利院的老人,不仅逢年过节买水果、补品看望,还带老人们参加了杭州、南浔、乌镇一日游;他还定期去看望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动员身边的朋友来捐款……
“我做这些事情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群。”陈建明说,“小人物也可以有大行动。”
2023年,蒋淑婷大学毕业,考入奉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陈建明觉得他有种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的骄傲。更让他欣慰的是,蒋淑婷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提出,自己也想结对资助贫困学生。
那年9月10日,陈建明专程开车接上蒋淑婷来到爱心窗口,结对帮助了一个松江区的初中女生。蒋淑婷说她在那个孩子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更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她、帮助她。“我会一直资助她,就像陈师傅这些年帮助我一样。”她说。
爱心就这样传递和延续下去。从1994年发起至今,爱心窗口已经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万余人次。
习惯
“外婆,这是哪儿啊?”小男孩趴在爱心窗口,转过头问旁边正在捐款的老人。
老人一边拿出钱递给工作人员,一边告诉他:“这是献爱心的地方,是做善事的地方。”
老人名叫潘秀珍,72岁,电气公司退休工人。她专程赶在过年前来捐上这笔4000元善款,而这是她每月5000元退休工资的大部分。
“生活享受起来是没有底的,我宁愿自己平时省一点,挤出这笔钱,起码能帮助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潘秀珍说,她之所以要来捐这笔钱,源于自己年轻时在黑龙江北大荒上山下乡的经历。即便自己后来回到了上海,退休后可以乐享天伦,她却从未忘记曾经经历过的艰苦岁月,她的心里也总是挂念着,世界上的某些角落还有人在艰难生存。
这次来爱心窗口捐款,潘秀珍没有告诉儿女,唯独带上了自己的小外孙。“虽然他现在不懂,但让他留个印象也好,我们点点滴滴地培养教育,希望他长大后能做个有爱心的人。”潘秀珍说。
临近农历新年,潘秀珍带着小外孙赶来捐款。
在爱心窗口,有太多像潘秀珍一样的人,他们把慈善当作一种习惯、一种家风,代代相传。
赵智慧一家四代同堂,到爱心窗口献爱心的传统也延续了四代人。她的父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春节前都会捐出自己一个月的退休工资给“让贫困户过好年”项目,直到去世。父亲去世后,张智慧继承了他的传统,每年继续到爱心窗口献爱心。如今张智慧年纪大了,她就把这个习惯教给了自己的女儿,后来,女儿又教给了女儿的女儿……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2000年4月,刚刚满月的陈旦旦被父母抱着来到爱心窗口。他们以陈旦旦的名义捐出了她人生第一笔善款。此后,陈旦旦每年生日前后都会来爱心窗口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从不间断。
“我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希望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陈旦旦说。
初中毕业后,陈旦旦去了日本留学,直到大学毕业才回国。这些年,即便陈旦旦自己不在上海,她也会每年委托父母去爱心窗口替她捐上这笔善款。
陈旦旦的捐款持续了23年,她也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如今,陈旦旦已经回国工作,她说自己会一直把这个习惯保留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陈旦旦的捐款持续了23年,她也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温度
邵庆工作的房产中介距离爱心窗口不远,每天上班他都会路过这里。刚开始,他只是好奇。2021年河南水灾,看到新闻的邵庆第一次走进了爱心窗口,捐出了100元钱。此后,但凡有灾,他都会来献上爱心。
邵庆是“新上海人”,从安徽老家来上海打拼十多年,每一分钱都来得不易。但他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邵庆说,作为一名房产中介,工作中他见惯了人情冷暖,也见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算计,但每次来到爱心窗口,都会让他觉得上海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你看那些爷爷奶奶,从很远的地方坐公交、地铁来捐款,都会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很多人捐款后不愿留下姓名,捐赠证书上只能写下“爱心人士”。
工作人员钟素梅是福建人,她至今还记得一位令她感动不已的上海老人。
那是2021年7月的一个雨天,爱心窗口走进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穿着普通,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询问了工作人员几个有关爱心窗口和慈善基金会的问题后,他表示自己想捐一笔钱,一共91万元。同时他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钱要用于实现共同富裕;二是不能宣传报道。
钟素梅答应了老人。在帮助老人完成捐款后,她看到了老人手机弹出的银行信息,余额只剩下了4000多元……
因为雨下得太大,钟素梅提出为老人打一辆车回家,老人拒绝:“这样你们就知道我住在哪儿了。”钟素梅又提出可以用老人自己的手机打车,老人发现还是得告诉她住址才能输入后,再度拒绝。直到最后,目的地地址输入了老人家附近的延安西路/定西路路口,不输入具体的小区,老人才终于同意,上了车……
“我只知道他是一位退休的工程师,但我们更觉得他是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人。”钟素梅说。
在爱心窗口蹲点的最后一天,我们跟随志愿者唐飞宇一同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去看望98岁的李利老人。去年9月,离休干部李利捐出10万元善款,用于资助边远山区的贫困学生。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联系下,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的一批贫困学生得到了帮助。
从爱心窗口出发,步行20分钟,就到了李利老人的家。推开挂着“参战退役军人”牌子的大门,两位白发老人已经静静地等在家中。98岁的李利和她75岁的女儿蓝云。
唐飞宇把一封感谢信递到李利手中,并向她展示捐赠仪式的照片。老人连声说“好”,立刻拆开读了起来:“敬爱的李利奶奶:您好!我是来自云南绿春的陈情艳,得知能给您写信我倍感荣幸与激动……”
受助学生写给李利的感谢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信很长,写了两页多,李利仔细地读完,说:“这个小孩子了不得。你看她,有脑子、有规划,而且自律,说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李利觉得很欣慰。
同行的还有两位华东政法大学实习生,年轻人好奇李奶奶的人生故事,老人就兴致勃勃地讲起来。她出生于淮安的名门望族,本姓尹,不到14岁就加入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并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李利”,希望革命早日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主动请缨,从市委机关到市北中学任副校长,此后便一直耕耘教育,直至离休。
“我小学只念了半年,一辈子都没有一张毕业证书,但我知道教育的重要。”李利回忆。年轻时,她和丈夫工资不低,但他们除了5个亲生的小孩外还领养了2个孩子,日子过得并不宽裕。计划经济年代,夫妻二人每人每月有29斤粮食,她就和丈夫说好,每人每月捐出5斤粮食,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听说有考上大学没有路费的学生,李利会拿出自己的工资,让教务主任转交,从不说是自己捐赠……
这样传统一直持续到现在。无论是从居委那儿得知的困难户,还是家中保姆老家出了事,李利都会解囊相助。她说:“人生灰暗时有人帮助太重要了。这是同志之间的阶级友爱,做这样的事情是一种快乐。”
李利(左)和女儿蓝云(右)开心地读着来自云南山区孩子的信。
“妈妈一生都是如此,对我们后代也是这样教育。”蓝云说,李利自己生活非常节约,一条棉裤穿了很多年,春秋裤的里裆补了又补,“今天这身衣服是知道你们要来特意换上的。”旁边的助步器上搭着李利刚刚换下来的旧衣。
从李利家出来,阴雨初歇,地面干爽,梧桐树上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连日的寒意终于一扫而空,洋溢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凡人的善举和爱心为冬日的上海增添了温度。
涓婃捣甯傛厛鍠勫熀閲戜細绠€浠�
涓婃捣甯傛厛鍠勫熀閲戜細鏄敱涓婃捣甯傛斂鍗忋€佷笂娴峰競鏂囨槑鍔炲拰涓婃捣甯傛皯鏀垮眬鍙戣捣锛岀粡涓婃捣甯傜ぞ浼氬洟浣撶櫥璁版満鍏虫牳鍑嗙櫥璁般€佸叿鏈夊叕寮€鍕熸崘璧勬牸鐨勬厛鍠勭粍缁囥€傝嚜1994骞�5鏈堟垚绔嬩互鏉ワ紝濮嬬粓鍧氭寔鈥滃畨鑰併€佹壎骞笺€佸姪瀛︺€佹祹鍥扳€濈殑瀹楁棬锛屸€滀緷闈犵ぞ浼氬姙鎱堝杽锛屽姙濂芥厛鍠勪负绀句細鈥濈殑鐞嗗康锛屼互鍙奬鈥滀汉浜哄彲鎱堝杽锛岃琛岃兘鎱堝杽鈥濈殑淇″康锛岃嚧鍔涗簬鍙戞帢鎱堝杽璧勬簮锛屽疄鏂芥厛鍠勬晳鍔╋紝浼犳挱鎱堝杽鐞嗗康锛屼妇鍔炰簡褰㈠紡澶氭牱鐨勬厛鍠勬椿鍔紝骞挎硾鍔ㄥ憳姘戜紬鍜屽洟浣撳弬涓庯紝鑱氱ぞ浼氫箣鍠勶紝鎴愮ぞ浼氫箣鐖便€�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涓婃捣甯傛厛鍠勫熀閲戜細缃戠珯鐗堟潈鎵€鏈夛紝鏈粡鎺堟潈绂佹澶嶅埗鎴栧缓绔嬮暅鍍�
涓婃捣甯傛厛鍠勫熀閲戜細鍦板潃锛氭樊娴蜂腑璺�1253鍙� 鐢佃瘽锛�021-64334343 閭紪锛�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