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孩子们去哪儿?
除了上暑托班 有家长把老人和娃"打包"给了度假城市

2024年6月27日9:00 来源:劳动报 作者:叶佳琦 选稿:丁纯醇

  7月要到了,对上海双职工家庭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假期孩子谁来带?怎么带?近日,本报记者向亲子家庭做了一个调查,了解了一番大家的“花式暑假”。

  兴趣班、暑托班

  受双职工家庭青睐

  周一上自然拼读,周二、周五上游泳,周三舞蹈……这是高女士为8岁的女儿制定的暑期课程表。“暑假可以放松,但并不能放任。我们班大部分小朋友暑期都有课程,比如:足球、跳绳、羽毛球、逻辑、口才、表演、书法等。”高女士介绍道。

  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学龄前的孩子,还是中小学生,暑假生活的关键词都是“兴趣班”。家长们倾向选择家门口的机构,由老人负责接送。在课程选择方面,学科培训类不再是家长们的首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兴趣开发、素质拓展课程。

  此外,各类暑托班也成了家长破解“看护难”问题的首选。本周,记者走访发现,多数培训机构都开出了暑托班课程。

  “平均8到10个人一个班,根据年龄分类,幼儿园的孩子可以上美术、乐高;小学的孩子可以学编程、围棋和手工。我们还有游戏、舞蹈律动操来帮助孩子调节。”普陀某商场内一家教育机构表示,他们的暑托班开设时间从早上8∶30到下午16∶30,费用为200元/天,每年都受到双职工家庭的欢迎。“有时候晚点来接孩子都没事,公共区域有乐高、绘本,老师会帮忙看着。”工作人员补充道。

  旅行不问远近

  亲子游需求增长明显

  “第一批出游的小学生已经抵达机场。”6月22日,冯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她的暑期出游安排,引来网友一片羡慕声。

  旅游是更为生动的课堂,趁着暑期,尽情拥抱远方也是亲子家庭的主流选择。记者了解到,6月底起,暑期相关旅游产品预订进入高峰,亲子游、避暑游、毕业旅行等需求增长明显。

  除了北京、西安等传统亲子游热门城市,今年,家长更倾向于有独特体验的旅游。比如,去北海涠洲岛坐船出海观鲸,在海南分界洲岛乘潜水艇探秘海底风光,这些既能放松休闲,也能让孩子增长见识。

  即便不出远门,家长们也没少花心思。“7月露营、溯溪,8月水上乐园、迪士尼;平时周末再带他逛逛博物馆、图书馆,我们计划2个月里逛10个博物馆。”孩子即将升入大班的程女士透露,自己已安排好了满满当当的玩乐项目。

  此外,“行走的课堂”持续升温,全国各地的“研学团”整装待发。数据显示,研学产品预订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四成左右。国内比较热门的研学目的地有成都、西安、青岛、云南、新疆等,国外比较火的研学产品除了欧美老牌高校经典线路,还有主打自然景观体验的北欧小众目的地,如芬兰、挪威等。

  小众“暑假生活”也很香

  记者调查发现,还有不少小众的带娃方式,比如:让孩子跟着老人回老家,或者在酒店“托管”、异地上幼儿园等。

  “还没放假,爷爷奶奶就催着问何时可以来接孩子了。”陆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的老家在亳州,寒假时孩子曾经回去住了两个礼拜,彻底“放飞”,每天都在田间痛快玩耍。“寒假里面,孩子就和老人约好了暑假再去。我们也非常支持,祖孙辈不仅能享受亲情,我们也可以放松一下。”陆女士说。

  还有人把孩子老人“打包”给度假城市,孩子参加酒店夏令营或者报名当地幼儿园,老人则在酒店舒舒服服地“躺平”。“三亚好几个度假酒店都有独立营,孩子可以喂海狮海象,也可以去爬山探险;我们还了解到,孩子可以插班到当地幼儿园读书,体验不同的校园生活。”林先生说,尽管自己工作忙,无法离沪,但也希望老人孩子能有好去处,在轻松的陪伴中,双方留下一段假期的美好回忆。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