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9:56 来源:解放网 选稿:马芸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理念,成为这座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
人民城市,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检验人民城市建设的成色,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感受,是最好的标尺。
记者选择上海寻常的一天,走进8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看看这24小时里,他们在这座人民城市的舞台上,演绎了怎样的精彩?
6:30,黄兴路621号小区
陈志冲和妻子张华凤吃完刚蒸好的烧卖,笃悠悠出了门。沿着黄兴路走几分钟,就到了凤南一村。
“蛮好蛮好,在打地基了。”凤南一村去年启动了拆除重建意愿征询,今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陈志冲夫妇搬出来后,在附近黄兴路找了房子租住。如今,几乎每天吃完早饭,夫妇俩都要来工地,看看新家建设的进度。
凤南一村建于上世纪50年代,房屋老旧。谈起在凤南居住的20多年岁月,陈志冲笑着说:“6家人合用一个厨房,以前早上蒸不了烧卖,只能出去买早饭。5家人合用两个马桶,当中只有块木板隔断。”
张华凤在一旁直摇头:“我很少在楼里上厕所,太脏了,宁愿走十几分钟到旁边菜场的公厕。”
两口子很乐观,家里居住条件不好,就多去环境好的地方走走。这些年,他们俩养成了去杨浦滨江散步的习惯。18号线坐上三站,丹阳路站下,非常方便。
杨浦滨江风景越来越好了。陈志冲是上钢二厂的老职工,看到那儿的老工厂、旧仓库逐渐都改造成了商场、博物馆、艺术中心,心里总盼着自家房子也能迎来改造。
如今,梦想成真。小区重建完成后,他们将搬进崭新的现代化高层住宅,独享45平方米的“一门关”房型。小区一楼还将设置社区食堂、卫生服务站等社区服务设施。在外过渡期间,他们每个月还能领4500元补贴。
陈志冲夫妇天天都开心得不得了,恨不能一天去工地看个七八回。这天早上,他们在工地又碰到了同样来“视察”的老邻居们。
“有些老邻居租房搬到其他地方去了,蛮远的,也经常回来看,大家都盼着早点搬进自己的新房。”陈志冲说。
8:30,小南门地铁站
席恺媛走出9号线小南门站。站口,一辆灰绿相间的巴士就已准时等候。
在南外滩滨江沿线一家金融企业工作的席恺媛和其他白领们,出示公司工牌,就可免费上车搭乘。10分钟左右,就能直接抵达办公楼下。
上海南外滩地区,矗立着十多幢亿元楼,不少著名金融企业都在这里办公,每天有3.5万多白领出入。但地铁站到公司有一公里多的距离,却没有公交线路,白领们以前要步行或骑共享单车上下班,刮风下雨天特别不方便。
令席恺媛惊喜的是,没过多久,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就与金融社区里的共建企业合力引进了“南外滩金融直通车”短驳项目,解决了通勤路上“最后一公里”难题。
“发车频次高、运行时间长,就算晚上加班也不怕没车坐,停靠的站点就是公司楼下,特别方便。”席恺媛说,从此她的上班路变得舒心便利。
但接驳车只是一方面。在席恺媛看来,工作在南外滩金融社区,幸福感来源于很多方面。
有时,她会去参加公司附近的党群服务站专为白领打造的“午间一小时”主题活动,中秋兔子灯、香薰蜡烛手作、曼达拉编织、摄影讲座等课程丰富有趣。轻松愉快的一个小时,不仅能释放压力,还能为下午的高效工作注入力量。
她还会与同事相约去公司楼下的外滩金融都市运动中心的健身房锻炼,一边挥洒汗水,一边释放压力,“每小时3元,性价比很高。”
最近一年,公司和园区里还开展了多次健康讲座,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上门,为白领提供便利的健康医疗服务。
“虽然有时工作很累,但这么多贴心的公共服务,让我觉得在这里上班,不只是生存,而是生活。”席恺媛说。
11:00,杨浦区社会福利院
刚结束上午的培训班,王程没有休息,转头就开始查房了。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里住着500多位老人。检查中午就餐情况、卫生质量,解决老人间的摩擦矛盾……林林总总,查房时都要留心。
“爷叔的吞咽能力没问题,不要按规程一口只喂三分之一。这样他吃得不舒服,后面两位老人等得也急。”王程从护理员手里接过午餐,一边给老人喂饭,一边教导护理员。
王程今年27岁,五年前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上海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凭借出色的技巧和表现,以及市、区两级养老人才队伍扶持提升政策的支撑,他于去年获得了市五一劳动奖章,还成为全市首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引发了“破冰效应”。
现在,他是杨浦区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作为院内唯一的高级技师,将所学所获分享给护理团队,带领护理员们向职业化、专业化、综合化发展。
“对养老行业的支持政策越来越好,这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王程说,“我们院里现在有30%的护理员是年轻人,刚入行的时候,这个比例大概是5%。”
今年,王程和同样从事养老工作的女朋友结婚了。两人正谋划着,在单位附近买套房,在上海安下自己的小家。
“读大学时,从没想到有一天能在上海安家。在上海这些年,才知道这里机会那么多,对我们年轻人那么包容。”王程说。
13:30,外冈镇一处农田
坐在田边,丹尼开始了充满野趣的创作。“我也不知道最终会画成什么样,我习惯跟着感觉走,不给自己设限。”他说。
丹尼来自荷兰的一个小镇,是一名艺术家。12年前,他为爱奔赴他乡,两人现在定居嘉定区外冈镇。
12年过去,丹尼现在觉得,上海也是他的家了。他会说“侬好”。他做起了公益美育,带着50多个家庭参加镇里举办的“带着爸爸去种田”活动,在宝龙美术馆、“我嘉·邻里中心”牵头亲子家庭创作。
他的画作《视海为家》被展示在第七届进博会上,用温馨的色彩和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东方明珠、陆家嘴“三件套”和黄浦江。不少上海观众得知这幅画的作者是老外都大吃一惊,“怎么能把上海描绘得这么精准,太好看了。”
定居外冈镇,丹尼感知到的是宜人的环境,有烟火气的生活,还有友好的邻居。在他的视野里,没有市区、郊区的界定,“上海的公共交通很发达,想要去市中心逛逛,或是去浦东国际机场坐飞机,都很方便。”
现在,丹尼连午餐都从三明治变成了上海汤面。他觉得,一碗热汤面是最能抚慰心灵的,正如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
15:00,外滩街道城运中心
“河南南路九江路,东南角,大概有五六辆共享单车停在路口,请街面协管员迅速前往处置,同步打开‘单兵系统’。”
外滩街道城运中心监控组当班负责人王雅静在后台大屏上看到现场情况后,当即打开对讲机,联系街面佩戴“单兵系统”的工作人员。8分钟后,工作人员已抵达路口,着手清运单车。
王雅静说,看似只有几辆单车,但占据了人行道就会把行人“逼”到机动车道上。这是个繁忙的路口,可能出现更大的安全事故。而且,按她的经验,不及时清运,很快就会有更多单车停过来,届时更不好处理。
外滩街道每天都有不间断的大客流,平日常态化客流日均超30万人次,节假日高峰时段辖区内单日客流超百万。对城运中心工作人员来说,必须练就“火眼金睛”,迅速发现、解决事件。
哪个路口多出了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哪个路段出现了大包沿街垃圾、哪家店门口突然有人群排队聚集,王雅静现在扫一眼监控大屏就能看出端倪,十几分钟就能和街面迅速联动处理完一桩街面案件。
18:30,人民广场亚洲大厦
夜幕降临,“00后”西安女孩苏北淮把行李箱存进地铁站,转身走向亚洲大厦。
这段路,迷上看剧的苏北淮已经走过不知道多少次。大学期间,她几乎每周末都“泡”在上海,毕业后为了方便看剧,还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
“看小剧场就得来上海,来上海就要来亚洲大厦。”苏北淮说。
2019年,上海推出政策,允许写字楼里符合指标的非标准剧场转换为演艺新空间。很快,上海第一个“星空间”小剧场便落地亚洲大厦。
小剧场模式更加灵活,更多原创剧目在此推出,一批批新人音乐剧演员在此成长。好戏不停,新戏频出,苏北淮和许多“音乐剧女孩”发现了这块宝地,“自来水”般为之造势。
就这样,“垂直的戏剧街区”诞生了。大楼内的“星空间”数量已增至19个,招牌剧《阿波罗尼亚》演出超过1000场,依然一票难求。苏北淮在亚洲大厦认识了许多“同好”,彼此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上海,有剧可看,有友可聚,下次还要再来。”苏北淮说。
21:00,西岸模速空间
在多数人已经下班回家的时候,酷爱科技的办公室仍然热闹。
张佳维和同事们正复盘下午参与企业沙龙时,友邻企业们介绍的最新技术成果。他的合伙人正与另一组成员热烈地聊着当天下午与合作伙伴灿星的接洽情况。
张佳维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酷爱科技的创始人。2023年9月,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在徐汇滨江成立。3个多月后,酷爱科技搬了进来。
入驻将近一年,张佳维看着模速空间内的大模型企业从30多家增至超百家,整个徐汇滨江则集聚了200多家大模型上下游企业,“这样高度集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对我们早期发展大有裨益。更何况,在这里办公,出门走几步就能看到黄浦江,地段绝佳。”
也许是氛围使然,在模速空间已经落成的一、二、三期办公空间,不少会议室、公共洽谈区深夜仍有年轻的身影在忙碌。
“大家不是为了加班而加班,有时候真的是不想打断思路,或是头脑风暴‘上了头’,又或是看到北美、欧洲市场突然蹦出一个行业重磅消息。”张佳维说,“我们想在当下立刻把好奇心填满。”
0:30,9号线桂林路地铁站
深夜的地铁站依旧灯火通明。上海地铁维保供电分公司技术员高远在闷热昏暗的隧道中拼装回流电缆。在他身旁,工务人员正抓紧拆除替换一段变形的钢轨。
9号线是上海载客量最大的地铁线路之一,两端终点距离长、停运时间晚。按照首班车时间推算,高远和同事们必须在凌晨3点30分之前完成钢轨和相应路段回流电缆的重新铺设,才能确保该线路当天准时安全运行。
仅3个多小时的窗口期,让隧道内的气氛绷得有些紧。这样的夜晚,对于地铁维保人员而言是常态。一年365天,从未间断。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如今上海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已达到831公里、车站509座、列车保有量超过7500辆,全网工作日日均客流保持在1200万左右。
有时,高远在深夜巡道时,会迎面遇上同在巡道的工务技师。两组人互相打个招呼,继续前进。一声招呼让高远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地铁维保公司每晚有1600多名员工值守在各基地、站点,还有2800多名施工人员开展夜间作业。
奋战了一夜,清晨五点,高远下班了。天还未亮,他搭上工程车返回申通地铁集团专门为校招生提供、位于龙阳路地铁站附近的人才公寓。这间设施完备、温馨舒适的单身公寓,高远每月仅需自费500元。
快到家时,朝阳穿透玻璃洒在脸上,“喊醒”了浅睡的高远。他睁开眼,窗外是沐浴在金光下的中华艺术宫,耳畔似乎有首班地铁运行的轰鸣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记者手记
“视海为家”
上海24小时的精彩,是属于这座城市每个人的。
有早晨在家定定心心吃烧卖、憧憬现代化新居的“小确幸”,也有不担心通勤“最后一公里”难题、刮风下雨都有保障的安稳。有反复刷音乐剧、与“同好”无话不谈的畅快,也有紧跟时代脉搏、头脑风暴至深夜的激情。
岁月静好背后,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年轻的护理员在福利院悉心照护老人,城运中心工作人员在“城市大脑”辅助下迅速处理大客流带来的种种挑战,地铁维保人员每夜奋战守护城市脉动……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定居上海的外国艺术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理念,只用简约的几笔就勾勒出《视海为家》。正因一份切身的感受和体会,无数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都真真正正把上海当作了自己的家。
这些人,在无数个上海24小时,还在创造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