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9:45 来源:慈善公益报 选稿:马芸
新学期到来,公益课堂活动随之开展。不同专题的公益课堂为学子带来心理辅导、安全教育和素质教育等课程,助力他们健康成长,也为家长带来教育理念及方法分享,帮助他们更好引领和陪伴孩子成长。眼下,丰富多彩的公益课堂“点亮”知识之光,为青少年家庭和谐美好贡献慈善公益力量。
为学子赋能 展青春风采
近年来,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丰富的课程内容,公益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成长潜力,也传递出教育帮扶的温暖和希望。
在山东省青岛市,研学活动助力留守与困境儿童开启科学探索之旅。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民政局与青岛开发区慈善总会阳光服务中队再度携手,举办“一米阳光”关爱留守和困境儿童研学活动。此次活动延续了该系列活动的关爱精神,在海信探索中心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科学与心灵的深度对话。
活动当天,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各地的留守和困境儿童走进海信探索中心。在这里,丰富的互动展览和科普项目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研学环节,孩子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探索未知的热情。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理辅导老师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帮助他们疏导和排解内心的困扰,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据悉,在青岛开发区慈善总会与西海岸新区民政局的指导支持下,10余年间,阳光服务中队已累计资助学生160余人,资助金额总计超过150万元。今年已在镇街开展22场心理关爱活动,为823名儿童主任及家长提供了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并为517名儿童进行了心理筛查。
在浙江省,新学期伊始,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教育学院“乐闻·育见”大学生实践团联合罗师庄新居民党支部、湖州市慈善总会志愿服务总队马长林大队,开展了“阳光假日小屋”青少年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通过趣味课堂、心理辅导、文艺表演等形式,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自该项目开展以来,已累计惠及2000余名学生。“乐闻·育见”实践团自成立以来,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教育宣讲等形式,助力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充分彰显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与担当。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基层党组织的合作,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为青少年成长、社区治理等注入青春力量。
在黑龙江省,2月24日,鸡西市妇联蔚澜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15户家庭开展了“科普进万家”暨爱国主义教育公益研学活动。孩子们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鸡西矿业集团历史博物馆,深入了解鸡西矿区历史,了解采矿知识,增强科普教育效果,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跨学科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认真聆听每一个故事,了解鸡西矿区的历史,学习开采知识。通过馆内的展品和历史资料,孩子们感受到了鸡西矿工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次研学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加强了对家乡的深入了解,更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和奋斗精神。
为家长“充电” 促家庭和谐
近年来,各地持续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与有效路径,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完善育人体系,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全新格局,推动家庭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其中,慈善公益力量不容小视。
2月21日,2025年福建省万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莆田专场暨第二期木兰大讲堂在莆田市举行。全市3000多名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家教特派员、“爱心妈妈”以及热心家庭教育人士等分别在主会场和18个市直、县区分会场参加活动。活动邀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佟新以“培育优良家风,塑造新时代智慧父母”为主题,对家庭教育中的核心议题进行透彻分析,为广大家长提供兼具前瞻视野与实用价值的育儿策略,引领家长们在智慧育儿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为拓宽活动覆盖面,各县区(管委会)及部分单位同步设立了分会场,实现了跨区域的知识共享与交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模式让更多家长参与其中,共享学习资源,共同促进家庭教育。
据了解,今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开展万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纳入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莆田市妇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计划于今年内开展800场家庭教育相关活动,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平台,为广大家长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湖南省攸县通过开展“三优”公益家长课堂讲座活动,聚焦家庭教育痛点和难点。据悉,“三优”公益家长课堂是攸县教育局打造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品牌活动之一,指的是优越的育人环境、优良的家庭教育水平和优秀的现代学校治理能力。今年,攸县教育局将每月定期举行“三优”公益课堂宣讲活动,架起一座家、校、社共育的桥梁,为家长们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我们的线下课堂,将会聚焦家庭教育的痛点和难点,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缓解家长的焦虑,缔造家庭的幸福,让我们的孩子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向阳生长。”攸县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