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4)》发布

2025年4月23日9:56 来源:公益时报 选稿:马芸

  4月19日,《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慈善蓝皮书》)在北京发布。《慈善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系列蓝皮书之一,也是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的品牌项目之一。

  《慈善蓝皮书》致力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历史记录、经验总结和发展分析,为中国慈善公益研究提供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材料。自2009年第一本《慈善蓝皮书》出版以来,这一系列丛书已经走过16个年头,记录和见证了中国慈善事业16年的发展历程。

  《慈善蓝皮书》显示,社会组织总量连续两年负增长。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社会组织总量为88.16万个,较2022年下降1.09%;其中,社会团体37.3万个、基金会961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49.9万个,分别较 2022年增长 0.81%、3.23%和-2.54%。社会公益资源总量持续保持增长。

  一直以来,《慈善蓝皮书》将社会捐赠总量、全国志愿服务贡献价值和彩票公益金三者之和设定为全核算社会公益资源总量。相关测算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社会公益资源总量修正为4478亿元。其中,社会捐赠总量为1410亿元,志愿服务贡献价值折现为1915亿元,彩票公益金总量为1153亿元。2023年,全国社会公益资源总量预测为4585亿元,较 2022年增长2.39%。其中,社会捐赠总量为1280亿元,志愿服务贡献价值折现为1791亿元,彩票公益金总量为1514亿元,分别较2022年增长-9.22%、-6.48%和31.31%。

  慈善信托年度备案数量和资金规模增速明显放缓。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累计备案慈善信托1655单,较2022年增长39.78%,累计备案资金规模达到65.2亿元,较2022年增长26.21%。新设立慈善信托454单,较2022年增长15.82%,资产规模为12.77亿元,较2022年增长12.02%。

  志愿服务迈向法治化发展新阶段。2023年,全国志愿者总数为2.67亿人,较2022年减少1138万人,降幅为4.08%。受到中央国家机构改革、政策与经费供给不足、顶层设计的真空过渡期影响,志愿服务活跃度及时长记录下降;科技与人工智能催生志愿服务向数字化迈进,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加,同时依然出现了服务异化与违规失范现象。

  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基金会数量从3254个增长到3350个,上升了 2.95%;社会服务机构从108072个增长到110638个,增长了2.37%;社会团体数量也从83405个增长到88540个,增长了6.16%。整体来看,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总数从194731个升至202528个,整体增长了4%。2023年度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基金会占比34.83%,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社会服务机构占比22.17%,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社会团体占比23.74%。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指导,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协办,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提供支持,50余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慈善事业的变局与发展趋势。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