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区对口帮扶昭通市绥江县

2024年12月10日9:09 来源:沪滇协作 选稿:丁纯醇

  长江,这条壮丽的河流,自彩云之南蜿蜒至东海之滨,将山与海相连,共映明月之辉。

  闵行区与绥江县,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因长江之水紧密相连,两地人民心手相牵,共同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2021年6月,闵行区与绥江县缔结了山海之盟,携手并肩,共同进步。2024年,是闵绥协作的第3年,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领导频繁互访,深入调研,召开联席会议,共谋协作发展大计,达成了多项共识。两地的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前行,为绥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项目帮扶再添新动能

  会仪镇和平产业聚集区是绥江县聚焦绿色建材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的重点项目。初冬时节,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两栋大型钢结构厂房拔地而起,雏形已现,预计今年底将顺利完成建设。今年6月,闵行区在和平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8000多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为绥江建设绿色建材智慧产业园区注入闵行力量。

  随着闵绥协作持续深化,绥江工业跑出“加速度”的同时,农业也点燃了“新引擎”。在位于绥江县城郊的后坝村,一座用地面积达9676平方米的农产品集散中心轮廓初显,农产品预冷车间、初精选车间、储藏车间、精加工及包装车间、电商打包车间、停车场等设施一应俱全。项目建成后,绥江“半边红”李子、竹笋、猕猴桃、枇杷等农特产品将从深山汇聚到这里,再分批次运往全国各地。

  “除了专业技术人员以外,这些参与建设的工人都是绥江本地人,建设单位将项目投资的10%用于发放劳务费,为本地劳动力就近务工创造了新岗位。”绥江县后坝村党总支书记周游介绍,项目一旦落成,其产权将归后坝村集体所有,运营期间还能创造就业岗位,收益不仅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能切实提升群众收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项目,时代的经济引擎。自2021年闵行区与绥江县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来,闵行区真情实意地进行帮扶,真抓实干地推进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据统计,闵行区累计实施对口帮扶绥江建设项目63个。在产业合作方面,两地共建了冷链物流产业园区,并成功引进了湖北中云京煤、云南天瓜农业等企业,这些企业的落地为绥江带来了6754万元的投资。两地同频共振,推动大团岩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罗坪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一个个项目不断激活绥江的发展动能。

  产业帮扶再创新佳绩

  峰顶山麓,茶叶飘香,2000多亩茶园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云南九鼎峰茶业有限公司坐落在绿水青山间。得益于“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会仪镇已有589户2668人投身茶产业,成功建立了1000亩核心示范基地及茶叶加工厂,并注册了11个商标,所生产的绿茶、红茶、乌龙茶远销福建、广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闵行区助力企业打造智能化农产品溯源系统及标准化精选生产线,茶园配备了智能太阳能变焦远视监控、太阳能系统、气象百叶盒、气体百叶盒及负氧离子检测设备,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群众增收。

  “现在我们已经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茶叶200公顷以上,有了上海的支持,我们干产业就更有信心了,我们会以不低于4%的投资回报率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当地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云南九鼎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清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两地立足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活旅游的发展思路,一产扩面提质,二产延链增效,三产融合提升,坚持育基础、强技术、聚要素,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后坝村农产品交易中心、会仪镇竹笋初加工厂、半边红李智能分选车间、峰顶山生态茶叶基地等一批产业提升项目惠及群众1万余户,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共建的冷链物流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7家,吸纳农村劳动力22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2人,援建帮扶车间2个,吸纳农村劳动力122人;中村石板溪、罗坪村、南岸村林家坝等地,宛如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村庄景色宜人,蝴蝶苗寨和大团岩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乡村振兴示范点步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道。

  就业帮扶取得新成效

  依托绥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闵绥两地始终将提升就业质量视为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多措并举增强群众内生动力。

  福兴社区是绥江县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在社区的帮扶车间里,50多名易地搬迁劳动力成功转型为服装厂工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在这里工作非常方便,离家很近,同时还能照顾到孩子和老人,真是不错。”刘应分是中村村32组的居民,自2018年起,她和家人享受到了搬迁政策的福利,一家5口从山里搬迁到了福兴社区安置点。她家的老人已经65岁,长期受慢性病困扰,而两个孩子分别在高中和幼儿园就读。全家的生计几乎全靠丈夫在外地辛勤工作支撑。而家门口的“帮扶车间”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为她开辟了就近工作的道路,让她可以与丈夫共同分担家庭的经济重担。

  已过天命之年,想要重新就业,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幸运的是,本地的一家工厂为56岁的兰向国敞开了就业的大门。“我可以从事拉布、看管、牵包、打包、装袋等工作,每月能赚取两三千元,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兰向国也在帮扶车间找到了适合他的工作。

  对于外出务工者而言,找到一个优质的工作岗位至关重要。在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助力下,绥江县中城镇良姜村大学毕业生曾文烽,成功入职上海通达理集团旗下的网络科技公司,获得心仪的岗位。经过数年不懈努力,他已晋升为公司的运营总监,年薪超过30万元。

  曾文烽分享道:“在上海的生活挺好的,绥江人社和闵行人社在节日期间都会对我们进行关怀和支持,询问我们的需求,并且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公司待遇优厚,福利完善,职业发展前景广阔。”他表达了自己在上海立足的决心,并计划继续努力工作,以期在上海安家落户。

  初冬时节,浦江高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热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来自绥江县会仪镇的张树国和刘万洪正在钢筋棚里忙碌着。2022年,闵行、绥江两地人社部门精准对接,成功推介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岗位。如今,两人不仅稳定就业,还带动30余名绥江老乡赴闵行建筑行业务工。

  “政府统一购买高铁票送我们出来,每逢过节,闵行区政府还给我们送礼,每人有1500元务工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干,月收入过万是没有问题的。”张树国信心满满。

  “我们生活在上海,这里的工作人员经常对我们嘘寒问暖。遇到任何困难,只要与他们沟通,他们便会伸出援手帮助我们。”刘万洪满怀激动地说。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支持,他不仅购置了舒适的住房,还拥有了代步车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两地人社部门精准对接,不断深化劳务协作,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招聘,今年累计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6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77人次,发放外出务工人员交通及稳岗补贴,提振群众转移就业积极性,有了沪滇携手提供的“一站式”服务,今年绥江籍在沪务工农村劳动力达到990人,全县2.6万余名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比例较去年同期提高3%。

  “今年,我们与绥江人社再度携手,成功对接26家企业,签约劳务公司6家,推介就业岗位超过6500个,并成功举办3场招聘会。”上海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来沪科劳务协作负责人李寅说。目前,闵绥两地已经建立了长期的就业服务工作站,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务工人员抵达闵行后,不仅能享受全面的稳岗帮扶措施,还能感受到闵行区的关怀政策,使他们得以安心工作,收入稳步增长。

  人才帮扶续写新篇章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闵行区深化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今年已派遣3名医生和3名教师前往绥江进行医疗和教育支援,并为绥江县的12名教师、6名医疗工作者、4名记者、2名机关干部以及3名国有企业员工搭建了跟岗培训的平台。通过手把手帮带培养,实现“输血”帮扶向“造血”帮扶的转变。

  “他的消化道张力比较高,很容易呕吐,吐了以后又容易造成误吸、返流,存在比较高的误吸性肺炎的风险……”近日,在绥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示教室,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周良给绥江医护人员开展了一场鼻肠管盲插技术的专题讲座,这一技术结束了重症监护室长期依靠内镜室协助插管的历史。

  “之前,众多患者急需插鼻管治疗,然而,由于我们尚未掌握相关技术,只能依赖内镜室的协助。遗憾的是,两个科室的时间安排常有冲突,致使患者无法及时获得插管治疗。”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范陈美表示,这场专题讲座使医护人员能熟练掌握新的技术,经过学习和实践,已成功实施盲插操作,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周良主攻神经血管介入,今年6月来到绥江县人民医院外二科挂职帮扶。他主持并参与了多台颅脑外伤的开颅手术以及脑出血的微创手术,同时围绕手术操作规范及术中难点,向绥江本地的医师传授了宝贵的经验。在周良精心指导下,绥江县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急诊脑血管造影及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标志着绥江县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上海市医疗专家持续帮扶下,绥江县人民医院取得显著进步。不仅完成介入室、视光门诊的建设,还成功实施了急诊pci介入手术、脑血管造影等多项手术,填补了行业空白。骨科、肿瘤内科等专家工作站的建立,进一步提升医院的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既然来到了绥江县人民医院,我就是医院的一员,就要把最好的理念引过来,把最好的技术留下来。”周良表示。

  医疗帮扶持续开展,教育协作也方兴未艾。11月15日上午9时,在闵行区援建的绥江县五福小学,孩子们正在上一堂语文识字课,执教老师是有着34年语文教学经历的闵行区支教老师乔燕。与常规的集中识字不同,乔燕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通过理解生字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让原本枯燥的识字课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学得格外专注,20多名听课教师也感觉耳目一新。

  “我们以往讲课时是集中讲生字,比较枯燥。”五福小学教师龙家成表示,将识字教学融入课文与具体句子之中,使学生在联系上下文的过程中领悟生字含义,从而更牢固地记忆生字。

  新的观念和教法源于备课,集体备课也是支教团队在绥江传播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形式。11月15日中午,闵行区支教老师薛李带领绥江县五福小学、凤凰小学的10多名语文教师开展了一场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在分享课文《美丽的西沙群岛》的教学设计时,薛李老师倡导“让学生在学习的旅途中探寻语言之美,在对比阅读中感悟语言的独特魅力”的教学理念,这一观点深深触动了绥江教师们的心弦,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师资培训是支教帮扶的重要内容,不久前,来自闵行区平阳小学的支教老师蔡建华在绥江县五福小学举办了一堂专题讲座。蔡建华以数与运算教学为例,与绥江县五福小学教师们就“如何让学生更智慧地学习”进行了深入交流。数与运算教学的教育价值、自然数乘除法中如何让学生更智慧地学习……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新颖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碰撞出智慧火花,不仅加速了教育观念的交融,更促进了教学方法的相互借鉴与共同进步。

  “理念的改变才会促使教学行为的改变。”蔡建华表示,希望通过师徒带教,让绥江的教师大胆实施教学变革、提高教学水平,让山区孩子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山海携手,共赴振兴。立足新起点,闵绥两地将持续深化产业、劳务、消费、人才、社会事业、乡村建设等重点协作,谱写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