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9:54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雪萌 选稿:丁纯醇
今年以来,西宁市城东区残疾人事业沐浴着党建的光辉,书写出了绚丽多彩的新篇章。城东区残联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融合无障碍改造、康复、就业、精准适配等多方面工作,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让他们的生活充满希望与阳光。
城东区残联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与家庭,用心去了解每一位残疾人的特点、实际需求以及居住环境状况,精准确定无障碍改造需求。“智能化无障碍改造”元素被巧妙融入,分级分类制定策略,全力打造“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小小的无障碍改造,看似平常,却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中的“大问题”,畅享无障碍的便捷生活环境。
城东区残联建立起严谨的残疾康复机构评估机制,构建起“医疗+康复+训练+指导”的多元化康复服务模式。通过拓展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残疾人居家或集中康复服务、心理健康辅导等精准康复服务,开展系统性、全周期的康复救治工作,努力做到对每一位有需求的残疾人“应补尽补、应救尽救”。就像家住瑞馨佳苑的史先生,曾经因心理障碍而不愿出门、拒绝交流、情绪低落。在城东区残联多次精心安排的心理康复治疗后,他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如今已能进行简单交流,脸上也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城东区残联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企业+就业”“项目+就业”“培训+就业”“救助+就业”等多元服务模式,积极与辖区内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携手搭建合作平台,依据残疾人就业状况与企业用工需求,推行“一人一策”,由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摸排,进行点对点对接,实施个性化的输送。同时,城东区残联利用闲置的核酸采样亭,将其改造为销售残疾人自主生产或参与生产产品的爱心亭,精心搭建起“三低一多”的就业增收平台,全力消除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重重障碍,让残疾人在就业之路上稳步前行。
在公共服务场所,城东区残联通过“以租代购”的贴心方式,通过“阳光小屋·共享辅具租赁空间”为残疾人提供方便,有效降低了残疾人辅具使用成本。工作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走访,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制定专属的“一对一”适配方案,确保辅具适配服务兼具“个性化”与“实用性”。残疾人马继红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在残联的关怀下,获得了适配的轮椅,从此能够独立外出,生活半径得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