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立关爱自闭症儿童长效机制
儿童早期发展实践基地揭牌

2025年3月30日11:43 来源:上观 选稿:马芸

  3月29日,本市第18届“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主题宣传义诊活动在闵行区文化公园举办。市卫生健康委为慧音蓝屋授牌“上海市儿童早期发展实践基地”,凝聚医疗卫生、教育、民政、残联及社会各界力量,倡导社会广泛关注和关爱自闭症儿童,为家庭提供全面支持。

  慧音蓝屋是一个以音乐主题关爱自闭症儿童等心智障碍群体,宣传闵行慈善文化的公益性和服务型平台。在慧音蓝屋建立市级儿童早期发展实践基地,旨在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与社会资源,强化专业支撑、促进家庭广泛参与,应用音乐、美术、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传递充足营养、良好健康和安全保护的理念,创造回应性照护和儿童早期学习的机会,为0-6岁儿童及家长提供友好支持,助力家庭健康发展。活动中,市妇幼保健中心、闵行区卫生健康委与慧音蓝屋进行了基地工作签约,建立关爱自闭症儿童的长效机制。

  当日,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市儿童医院、新华医院、市妇幼保健中心的6位知名专家为参加活动的市民提供了专业咨询和科普讲座。活动中,自闭症儿童带来了钢琴曲和歌唱等才艺表演,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据专家介绍,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儿童早期发生的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语言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刻板和兴趣狭隘为典型临床表现,环境适应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及自我照顾能力均较差,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自闭症儿童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越早发现,越早干预,对其社会技能的康复效果越好。

  据悉,2023年10月,上海市卫健委印发《上海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方案(试行)》,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纳入上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全面开展,整合资源探索构建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服务模式,促进儿童孤独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与民政、教育、残联等部门紧密合作,动员多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心理行为干预康复能力,不断满足有需求的儿童在家门口获得科学有效的干预康复服务。

  本次“携手同心 共筑星希望”主题宣传义诊活动由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协文卫体委员会、市教委、市残联、闵行区政府、闵行区政协共同指导,市妇幼保健中心、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联合举办。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