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城市昆虫哪里去了

2019年4月15日14:54 来源:上海慈善网 作者:潘益大

  夫人菜场回来,进门时手里捧着一只蜗牛,说是很久没有见到这小东西,随即把蜗牛放进塑料盒里养了起来。

  说起来,蜗牛也是农作物的害虫,何以成了一个家庭主妇的宠物?实是时下城里人已经久违了早先寻常可见的五花八门昆虫。蜗牛被称为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可如今在公园或小区的绿地里,似乎不多见了。

  都市昆虫数量锐减这种情况,多年前已引起我的关注。很久以来,我常年在小区隔壁一个公园里快走,公园初建时移种了大批花草树木,茂密的植被渐渐吸引了多种鸟类在此活动出没,甚至在池塘里,还发现过孵化出来不久的大型水鸟。

  可奇怪的是,在小鸟活跃的同时,偌大一个园林里,却很少见到蚱蜢、螳螂、蜈蚣、飞蛾、蜘蛛、蜜蜂、蜻蜓、知了、天牛、毛毛虫、金龟子等等,诸如此类过去市区孩子生活中常见的昆虫,甚至夏季连蟋蟀的叫声都稀少难闻,只有偶尔能看到形单影只的蝴蝶和池塘里的蝌蚪。昆虫是否真的在城市各处渐渐消失了?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我。

  这种现象的出现,想来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分不开。当一切闲置的土地都被用来盖高楼建广场修马路铺步道时,遍地水泥森林的都市本就脆弱的绿化生态系统被挤压蚕食,昆虫们在中心城区赖以生存繁衍的最后栖息地几乎荡然无存,又有何处可以容身?即便在市郊,由于农药化肥以及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在清除病虫害的同时,也把那些有益无害的可爱小昆虫一起杀灭了。

  这一切看似合乎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人类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仿佛可以无视其他物种生命的存在。殊不知,即便像许多人眼中不起眼的昆虫,它们的世代传承本身就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专家一再警告的那样,若任由昆虫数量锐减,无异于拉动触发地球环境崩溃的引线。

  在昆虫研究领域,一个被用来证明昆虫重要性说得最多的实例,是一种称为屎壳郎学名蜣螂的物种。屎壳郎总把其他动物的粪便滚成球,埋起来,在里面产卵,并以粪便为食,其作用包括疏松土壤和处置含有寄生虫的粪堆,否则这些寄生虫会感染牲畜,从而危及人类安全,目前约有6000种这样的物种承担着滚粪球的重任,为地球环境的平稳运转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一旦屎壳郎因为环境破坏和除虫剂的影响而大量减少乃至灭绝,地球将堆满腐烂和满是寄生虫的粪便,以致带来一系列其他未可知的影响。

  还要看到,昆虫本属食物链上须臾不可无的环链,蜗牛对农作物有害,可又是一些以蜗牛为生的小动物天然的美食。当蜗牛以及其他昆虫消失,无疑将使以昆虫为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陷入难以挽回的饥荒困境。更何况,昆虫在不少地方还为人类提供食物,并给无数作物传粉,成为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力量。

  回想起上世纪50年代我们脚下这座城市,即便市区晚上也能看到萤火虫在身边上下翻飞,甚至之后的80年代,在一些新村里弄的篱笆上,还随处可见螳螂捕捉蚱蜢的一幕,到了新世纪后,伴随城市发展的高歌猛进,这种情况发生了阶段性的逆转。

  近几年,重建绿化生态加大力度,成片的绿地四处开花,见缝插针的植被越来越多,树木花草的密度大幅增加,带来的一个直接变化便是诸多鸟类重新回到闹市居住处。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到过,斑鸠筑巢窗外,喜鹊光顾阳台,小鸟在社区路边树下觅食不再惊飞,人鸟和谐相处渐成申城风景。

  鸟儿复归,弥足珍贵。然而,城市的昆虫又哪里去了?有权威数据近日发出警告,按目前昆虫的减少速度计算,约40%的昆虫物种将在未来数十年内面临灭绝。难道身处21世纪的人类,我们的孩子依然只能到19世纪法布尔的《昆虫记》中去认识把玩昆虫世界吗?而一个少见,乃至不见昆虫的城市将何其乏味无趣!

  我们总在感叹,一个已然成熟发达的现代化都市,欲重返过去“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自然场景几无可能。或许这是真的。但既然昆虫也是人类的朋友,昆虫的生命同样需要尊重,我们是否多少也应该做点什么呢?是否多少也给昆虫们保留一些必要的栖息地呢?

  当然,这需要敬畏自然的人文情怀,需要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需要精细入微的园艺设计。比如,作为重新起步,在新建一些大型绿地或湿地时,能否有选择有控制地营造若干昆虫世界,使之成为都市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不可缺少的一个窗口呢?这个要求应该不过分。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点亮心愿——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点亮心愿——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自2003年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