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4日9:12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马芸
一年一度,金秋之约,开放之约,合作之约,共赢之约——今晚,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将以视频方式连续第四次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传递中国坚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决心和信念,展现中国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在疫情阴霾仍未驱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进的当下,进博会又一次如约而至,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从决定举办进博会的第一天开始,从进博会由设想成为现实的第一刻开始,“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就成为中国对自身的鞭策激励,更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变局在演进,历史在前行,许多具体的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一些根本的发展观念则要坚定不移。每一次进博会,都是对历史前行方向的再确认、对正确发展观念的再重申。
借助进博会,我们愈加直观地看到为什么“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愈加真切地体会为什么“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愈加深刻地感受着“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这句判断的坚实分量。
办到第四届的进博会,有着更为特别的时代背景。四个月前,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个多星期前,我们隆重纪念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将迎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三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从不同的侧面标记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串起了中华民族从摆脱屈辱到屹立东方,再到不断创造发展奇迹、不断迈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这个征程,正是日益走近并融入世界的过程,是顺应历史潮流、坚定与世界同行的过程,也是勇于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担当的过程。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向第二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奋进。历史一再证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都不会来自封闭保守,只能在坚定、自信的开放中实现。开放让中国抓住了来自世界的机遇,让世界认识了一个日益强盛的中国,也让中国有更多机会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无论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还是整个世界而言,大门既然打开就不能关上,进步的进程既然开启就不能中断。
办到第四届的进博会,承载了更深的期待。前三年创下的成功,为今天打下了基础,但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疫情带来的现实考验下,如何进一步将进博会“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考验着各方尤其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智慧和努力。
上海是以开放立身的城市,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上海之于进博会,是东道主,是称得上众望所归的承载地;进博会之于上海,是国家交给的光荣使命,更是极其珍贵的发展机遇。
每一次进博会,都是对这座城市发展实力、治理能力的全方位检验,也都为上海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城市大格局、提升全球影响力提供着重要的舞台。这个舞台,要求我们处处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这不仅为了又一届安全、成功、精彩、富有成效的展会,更为了不断放大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更深、更广地辐射周边、服务全国、融通全球,真正担起开放枢纽门户的重任,更充分地展现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中国担当。
衷心祝愿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