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10:55 来源:东南网 作者:严奇 选稿:丁纯醇
早在学校给贫困生杨浩建档时,就已经将他的家庭情况记录在学校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上了。“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是学校自主研发的数据抓取和分析系统,能对所有学生进行全方位画像,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量身定制“菜单式”资助方案,实现精准识别、资助、育人和评估,绘就贫困学子成长之路。(11月8日 《中国青年报》)
运用大数据技术,合理分配资源,在贫困生提出需求之前,便给予帮助。既让教育关怀发挥最大的资助效益,又避免反复填表,公开信息,注重维护贫困生的自尊,的确值得点赞。只是,我们始终要记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看似美好的技术模式背后,其可能衍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任何大数据技术都基于“数据采集”的环节上实现。据了解,利用大数据系统,该校通过采集学生的家庭经济详情、日常消费数据、宿舍门禁、素质拓展、就业升学等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评估识别。换而言之,贫困生日常生活情况在大数据系统当中一览无遗,只要数据采集者有心,甚至还可以挖掘出更多贫困生的个人信息。
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便不难发现,资助行动是建立在采集和处理贫困生个人信息的前提下实现的。不过,倘若贫困生本人不愿意接受资助,校方主动施予帮助,则有逾越之嫌。
不是打着“默默为你好”的旗号,就能将可能涉及不合法的倾向合理化。对贫困生个人信息的采集与利用,还是得建立在贫困生自主授权,并提供个人信息的前提下实现。进入高校,大多数学生都已成年,有决定自己人生轨迹的权利。校方主动帮助的热心肠不可能少,但技术利用的界限还得把握“最小化原则”,避免侵权。
必须看到,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由摄取个人信息以及大数据分析衍生的不法问题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穷孩子”,明天便可以用同类技术识别“富孩子”,甚至找到“聪明的孩子”或“不够聪明的孩子”。技术的滥用,让教育差异化的倾向凸显,对学生个人信息采集与利用始终得谨慎和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