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民生冷暖,一笔一画写好民生改善大文章

2022年1月24日9:15 来源:文汇报 选稿:马芸

  每年上海两会,民生问题都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老百姓最关心的“急难愁盼”,代表委员们都用心用情牵挂于心。

  民生问题,无关大小,都指向同一个逻辑——这是一座人民城市,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唯有心系民生冷暖,才能一笔一画写好民生这篇大文章。

  政府工作报告用最实在的数字,体现过去一年上海的民生温度:新增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1家、助餐场所201个、养老床位5084张,新增普惠性托育点65个,新增早餐示范点226家,完成90.1万平方米旧房成片改造,建设筹措6.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民心工程、民生实事超额完成,上海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温暖民心。

  但面向当下和未来,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民生场景里依然有一些过去尚未妥善解决的老问题,还会有不断出现的新挑战。面对痛点、堵点,有时候老路子走不通,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换种模式,寻找改善民生的新路径。

  今年上海两会现场,就有很多代表委员提到用数字技术解决民生问题。仅仅围绕为老服务,“金点子”就不断,有代表提议,可借助“一网通办”探索高龄和失能失智老人的监护登记制度。有代表建议,可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尝试通过数字化推进认知友好社区建设。还有代表提到,要适当增加“数字供给”,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用数字化赋能养老产业。

  去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以经济、生活、治理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如果把民生问题放在数字化趋势的大背景下来统筹思考,往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数字技术破解民生难题,最可见的优势在于敏捷、高效。此前,上海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从医疗付费、小孩出生,到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申领、廉租房申请,都无需老百姓多跑路。今年,上海还将新增9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五个人人”理念体现在民生的每一个细节里。

  以数字技术破解民生难题,还有一大明显优势——系统集成。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解决民生问题,既要精准,也要普适。从这个角度上说,越是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越要改变“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传统思维,而善用可伸缩自如、可感知互动的数字技术和应用,就是一条可行的解题思路,不仅可系统解决民生难题,也有助于实现“大城善治”,进而变解决问题为防患于未然。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22年的计划,特别提到“聚力办好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老房加梯、养老托幼、新增就业……奋斗目标已清晰,“人民至上”初心不变。以百姓心为心,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上海要善用“高大上”的数字技术,解决“接地气”的民生难题,凝聚人心,勇毅前行,让人与城市相互成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8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