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9:4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吴頔 选稿:马芸
这是近日引发热议的一条新闻:一家银行的窗口办理业务每天限号40个,凌晨2时就有老人搬小板凳坐等排号,不到5时就已无号可取。由于防疫规定,没叫到号的老人只能在门口等候,而一些无号的老人也不愿离去,等待“加号”。
类似场景最近在不少银行门口频繁出现。随着各银行网点陆续恢复营业,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存取款、转账、缴纳水电气费需求增加,加上疫情防控需要以及部分网点尚未全面恢复正常营业等因素,导致线下服务供不应求。工作人员已经为此加班加点,但服务供给一时仍显得捉襟见肘。
不会使用“手机银行”,老人只能大排长队,这让人不禁联想起另几件最近发生的事,由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场所码”,上了公交的老人无奈下车;为了申领“离线码”,不少老人在线下网点门口排起了长队……
技术越来越发达了,办事越来越“高效”了,整个社会的步伐似乎越来越快了,一些老年人开始担心,他们会不会被“甩”得越来越远了?扫码支付、亮码通行、网上购物、线上办事,这些年轻人不以为意的简单操作,在老年人眼里或许就是一次次艰难考验。
截至去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9%。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关爱身边的老人,善待这些无法在网络发声维权的“沉默少数”,我们每个人都不应置身事外。
这并非一些人所认为的“教他们学会怎么扫码、怎么用手机银行”那样简单。学会了健康码,还会有付款码、乘车码、看病码、点餐码……每一项新技术、新应用,难道都要让老人颠覆几十年来的生活经验,重新学习一遍?当社会的各种困难人群因为缺乏数字技能而被边缘化,成为“数字鸿沟”中的“技术难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公平性和包容性,难免大打折扣。
城市的发展,要追求速度,也要有温度。事实上,更完善、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恰恰是应当体现包容性的,既能让走得快的人畅快飞奔,也能让走得慢的人稳步前行。不让一个人掉队,照顾到方方面面,给所有人带来幸福感,这是一座人民城市应有的暖意。
近期部分公共服务网点的排队现象,或许是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非常规状况,限号、限流、限入也有必要性,但这客观上给精细化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考题——在这样的特殊考验下,如何及时应对、合理统筹,体现出公共服务的温度?
情况越特殊、越困难,有时越能体现治理的水准。如果短时间实在无法增加人力、增开网点、进一步延长营业时间,满足每位客户的需求,哪怕是为热天里排队等候的老人们支起一个遮阳棚、放上一排座椅、递上一杯茶水,也是善意的体现。又或者,水电气的缴费期限,是不是也可以再延长一些,让老人不必急于一时?
要求再高一些,政府部门和经营者也应对诸如此类的状况有所预判,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有针对性地对网点的防疫措施进行调整,合理调配工作人员,并对前来办理业务的老人做好宣传引导……
这些看似局部的小问题,背后却蕴含着治理理念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