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3日9:41 来源:荆楚网 作者:胡平先 选稿:丁纯醇
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作为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立足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劲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并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部分,提出了“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振兴重点项目,深入实施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更好发挥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作用。”以“组团式”开展教育帮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是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教育作为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配的失衡扩大加深了其他资源的分配差距,加剧了贫困现象。教育帮扶不仅能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还能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发展差距。教育帮扶既是促进人才培养与发展、帮助群众致富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组团式”教育帮扶,不仅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也是深化发达地区和被帮扶地区各领域合作的关键环节。
为了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教育帮扶,202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启动开展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其实早在2000年,福建和宁夏就建立了教育对口协作关系,奏响了闽宁两地教育合作的“春之曲”。多年的合作让宁夏各地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让青年教师的成长不断加速。特别是2022年8月以来,闽宁教育协作再上新台阶,两省区开拓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帮扶新模式,以“组团选派、集体作战、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方式扎实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宁夏5个受援县区学校的帮扶团队精准摸底调研,开展教研培训,调动优质师资,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组团式”教育帮扶,各帮扶团队突出实效,精准发力,实现了被帮扶地区从“输血式”向“造血式”、从基础教育向各级各类教育、从单一支教向全方位帮扶合作的“三个转变”,开创了东西部教育协作的新样本,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昭君故里兴山县,为了更好推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跑出“质量强教”的加速度,县教育局积极落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全力打造以县实验中学为核心校,古夫中学、昭君中学、黄粮中学为成员校组成的初中“1+3”共建型教研体。围绕“共用共管、共建共享”,开展核心校为薄弱学校支教活动,建设大教研组和备课组,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培训同频同步。正如成员校黄粮中学教师所说:“教研体建设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小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我们一定把握机遇,虚心学习,为全县质量强教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我们已感受到,兴山教育依托“头雁”的辐射优势,正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共同成长。兴山推进教育强县、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蓝图正在绘就。
当然,要实现“组团式”教育帮扶的目标,保障帮扶出实效、保长效,仅依靠几次培训、教研活动是行不通的。作为帮扶单位,一方面应该聚焦被帮扶县、区、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另一方面参与帮扶的教育人才要深入调研,找准定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一校一策”帮扶方案,和学校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发力,实现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双赢”。更为重要的是,“组团式”教育帮扶要与当地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探索一条团队带团队、教师带教师的“传帮带”之路。尽全力为受帮扶地区、学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避免“团”散“效”失,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组团式”教育帮扶正是这一论断的生动实践。让我们借助“组团式”教育帮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源泉,奏响“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的动听乐章,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