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0日10:03 来源:中工网 作者:邵天骏 选稿:丁纯醇
据报载,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约已经达到了2.64亿,在总人口的比例中接近1/5。这是一个不容忽视也不应该被遗忘的庞大群体。有关专家为此建议,普惠型养老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而“居家、社区、机构是实现普惠型养老服务的‘三张床’”。
“三张床”的思路,来源于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的实际情况,是适合基本国情的。它的一个重要好处是,能够进一步优化养老模式,丰富养老内涵,体现养老实质,减少服务的盲目性,从而为精准化养老服务提供一个良好且可行的方法。
如今,随着老龄尤其是高龄老人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预期寿命的逐渐提高,养老服务的社会压力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养老院、护理院等一些养老机构,无论从房间床位的布局设置上,还是从家庭般的温暖感受里,或从养老费用的亲民化设计中,都仍有深入提高的很大空间。既要满足不同老人的各种养老需求,又能够达到养老服务的总体平衡,有的放矢地做好精准化普惠型养老服务至关重要。
普惠型养老服务应针对老人岁数、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作出综合性合理评估。在可能的情况下,居家是一个最好选择,其次再相应考虑社区或机构的养老服务。这么做,有利于将相对有限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尽可能用对、用好和用足,其服务面主要是在“枣核型”中间一段,同时力求兼顾两头。
所谓的“枣核型”,就是中间大,代表了人数最多、生活尚能自理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一般以居家为主。两头尖,其中的一头因高龄、生活难以自理,急需有针对性的个案服务,通常以社区或机构的常态化服务为重要选择;另一头则为平时身体比较健康,虽为高龄,服务需求却偶尔为之,可以以居家和社区服务予以全面体现。这两部分老人数量都相较中间部分人数要少。如此,就能使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服务得到较好保障,普惠型养老服务的效果就会更具针对性、更有特色性。
居家、社区、机构在具体的养老服务中,有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虽许多方面有重叠,但也有相互间不能完全取代的部分,比如家庭的亲情、社区的关爱、机构的专业性等。优势互补,各取所需,才能让普惠型养老服务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实现养老服务的精准化,落实好普惠型养老服务“三张床”必不可少。况且,它也能够有效地缓解养老服务的种种不足。毕竟“枣核型”两头与中间一段老人的数量相比较少,所需要服务的内容和所要花费的时间也是不尽相同的。顾及大多数,最大程度地满足养老服务的多层次需求,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