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之城"同心向上托起稳稳幸福

2024年1月9日9:57 来源:苏州新闻网 作者:望路 选稿:丁纯醇

  “慈善之城”暖心动人。日前,2024年苏州市新年慈善晚会隆重举行。晚会围绕“文明苏州 向上向善”的主题,分为“向上而生”“向善而为”“向美而行”三个篇章,通过讲述慈善故事,宣传先进典型,表扬优秀慈善家、爱心企业和服务单位,爱心捐赠和文艺表演等方式,全面展示2023年苏州慈善事业的发展成绩,解读“幸福之城”的幸福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时特别指出,“老百姓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苏州百姓确实都能感受到“福气”的真实内涵。2023年苏州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幸福之城,福气苏州,生活在苏州的福气,很大一部分源自于有温度、得民心、见实效的民生实事,还源自于那些凡人善举,危急之中的守望相助、温情相伴。

  慈善凝聚爱心,托底困难人群传递慈善温暖。2023年,市、县级市(区)两级慈善总会共募集款物6.95亿元,支出款物5.94亿元。其中,苏州市慈善总会筹集款物1.41亿元,立足扶弱济困、应急救助、社会公益三大领域,精准实施慈善项目97个,支出款物1.32亿元,占上年度募捐收入的94%。苏州市慈善总会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江苏省慈善奖”“5A级社会组织”。一份慈善爱心,就是一份支持与鼓劲,每一个获得帮助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幸福和信心。

  慈善引领社会善治,为每一个社会群体提供保障。为避免一个家庭因病致贫,苏州慈善伸出援手;一个残疾人企业步履维艰,苏州慈善马上“拉上一把”:一条“慈善街区”开出来了,一个个爱心超市提供精准帮扶……围绕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就业、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方面,苏州慈善提供全方位的支持。2023年市慈善总会联合市残联,出资30万元,开展“资助残疾人运动员参与体育赛事项目”。林林总总的慈善助困活动,充分发挥了慈善在推进社会善治和服务方面的独特作用。

  慈善推动文明实践,促进营造向上向善向美新风尚。文明是在实践中绽放光芒,在传递中彼此感动。苏州推出的“蒲公英计划”,开启一场守护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这项由苏州团市委、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市慈善总会、苏州银行共同开展的“蒲公英计划”,为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助学金和大病救助。截至目前已累计支出300余万元,覆盖3000人次。一个具有创意的慈善公益活动,画出了“心连心、手牵手”的同心圆,呵护了急需帮助的人,提振了每一个人的精气神。

  慈善是新时代发出的召唤,也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文明生活方式。作为一座“慈善之城”,苏州积极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每一年都有新亮点、新成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过程中,苏州定会更好擦亮“慈善之城”的品牌,聚集起同心向上的力量,让慈善的温度和广度深深融进城市发展之中。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