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10:29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龚六堂 选稿:丁纯醇
当下,加大农业农村技术创新支撑,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是农业数字化的科技投入,提高我国农业数字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但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科技投入不足。未来如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和城乡消费水平差距仍较大。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投资水平增长不快、占比不足,特别是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农业农村的科技投入强度不高。近年来,我国R&D经费投入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投入强度达到2.54,但是投入存在巨大的行业差距。例如,在农副食品加工业方面的投入强度只有0.58,食品制造业的投入强度只有0.7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只有0.40。二是我国农业农村的科技投入占比不高。2022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上的科技投入占整体制造业的1.86%;食品制造业占比仅为0.9%;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2年我国农业农村的科学技术支出为152.89亿元,占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1128.4亿元的1.37%。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影响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特别是与整体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以2022年为例,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只有50016元/人,而全国的劳动生产率是164241元/人,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全国整体劳动生产率的30.5%左右。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2022年分别存在4.58和3.69倍的差距,这也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原因之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下,加大农业农村技术创新支撑,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是农业数字化的科技投入,提高我国农业数字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要尽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只有66.16%,仍有33.84%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农村的消费和投资环境有重要意义。
要加快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同时入手,通过建立双重政策机制、多元资金体系、综合培养模式、灵活引进机制及高效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一是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我国新一代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已经大大提升,可以加强他们在数字经济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帮助他们未来回到农村成为数字经济助推农业现代的人才,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数字化程度。二是鼓励大学生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服务农业现代化。三是建立灵活就业保障制度。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受相关权益,健全科研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制度。
要加大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特别是城乡统一大市场的建设,降低城乡要素流动、产品流动的成本。近几年,我国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成本降低,但是仍处于较高水平,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另外,我国城乡资本的流动成本很高,需要加大力度促进城乡之间资本流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提高农村投资水平。
要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全国选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过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政策探索。
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更高水平的开放,通过开放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