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10:2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田闻之 选稿:李钰
“人老先老腿,每次上卫生间都得爬台阶,苦不堪言”“(入户)门前5级台阶,我和老伴儿都得坐着台阶向下挪”。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居家适老化改造中,台阶给不少高龄老人带来困扰,成为他们最迫切盼望解决的难题。
一道台阶不过10-15厘米,但对年迈老人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一道坎。或望“阶”兴叹,或费劲爬梯,有时还会因腿没抬到位而绊倒,相关数据显示,摔伤是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首因,平均每10人就有3至4人发生过跌倒摔伤。因此,老人对居家、出行的通道平坦程度都有要求。但从现实情况看,各处的“高度差”不时可见,要抹平并不容易。比如,虽然老人苦恼的是自家卫生间,但若改造却涉及整个单元,其他邻居家人员构成和装修程度各异,改造共识难以达成;再如入户台阶属于公共区域,具体该哪些主体负责,同样有待协调。
桩桩件件看似小事,却是老人的“头等大事”,有时还是不好解决的难事。是否需要引入专门机构,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改造方案,呼唤集思广益。一方面,社区应当关照各个群体的基本诉求,最大限度做好利益平衡,另一方面,社会也当多一些理解与支持。每家都有老人,每个人都会老去。在力所能及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街坊邻居多多商量、多多包容,或许就能找出更优解。与此同时,中老年家庭也不妨尽早布局,提前预判未来的适老化要求,为自己留下更多改造窗口。
适老化改造看似工程挺大,但着眼点却是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有调研报告显示,北京约九成老人希望居家养老,这意味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压力更甚。比如,都知道老人居家需要“四通一平”,但每一户里如何实现,恐怕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卧床高低到床边开关设置,从家里的扶手到公共环境的无障碍通道等,每一步都需要关照,每一处都需要顺畅。只有各方都躬下身来,站在老人视角,于细微之处观察,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老龄化不是问题,不适老才是问题。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96亿。应对老龄化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不只是一种人文关怀,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刚需。从台阶改造这样的小事开始,让老人不再费劲,提升的也是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