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不打烊,便民举措暖人心

2024年5月1日11:30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马芸

  场馆下午5时准时闭馆,人群基本“老老小小”,活动“不新不潮”……这曾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长期存在的痛点。而目前,上海积极推动公共文化设施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拓展流动服务、嵌入式服务、融合式服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延时开放比例已达80%。

  去年,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举办现象级大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98天的展期推出50个夜场,让白天忙碌的人们能错峰享受高品质艺术大餐。

  黄浦江畔,高人气、接地气的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设有24小时运营的“水岸汇”便民服务厅,配备了直饮水、充电站、急救箱、血压计、雨伞、轮椅等设施,甚至连放大镜、针线包都想到了。

  夜书店、夜充电、夜剧场,前不久浦东新区升级了公共文化延时服务举措,从“朝九晚五”延至晚上9时后。“公共文化只有时间对上群众的表、内容对上群众的心,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服务群众的功能。”浦东新区文体旅游局负责人透露,在走访多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聆听管理人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后,他们发现公共文化夜间服务和内容创新需求很大、呼声很高。

  浦东新区以“时间对表、内容对心”的新办法,出台公共文化延时服务“浦东标准”,推出八大举措,其中就包括日均12小时、每年365天的“白加黑”延时服务时间标准和大于三分之二服务面积的空间标准。为充分释放群众夜间充电的“黄金三小时”,人员可以休息但场馆不休,最大限度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效能。

  公共文化场馆从“朝九晚五”免费开放,到延时开放持续服务,体现了公共文化场馆的“被需要”。

  近年来,“博物馆热”“图书馆热”持续升温。对年轻人来说,工作日前往这些场所通常很难实现,大部分公共文化场馆的开放时间都与工作时间重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延长开放时间,是一项“想百姓所想”的惠民福利,能有效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效能,让群众更好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红利。

  公共服务场所窗口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能根据群众需求合理延长服务时间,提供多元服务本身,也反映了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理念、工作重心的转变,更突出“人”这个服务对象。

  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以高质量公共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023年,上海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增强公共文化资源均衡性和便利性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可及。

  我们也应注意到,公共文化设施延时服务,不是一延了之。延时服务除了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应在延长时间、开放面积、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探索,保障延时服务的质量。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