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驿站 开启一座城市的寒冬关爱模式

2024年12月18日10:05 来源:郑州晚报 选稿:马芸

  近日,郑州市为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打造爱心驿站的做法引发央媒关注。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河南郑州金水区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在原有的便民服务基础上,新增了智慧管理功能,解决了户外劳动者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等各种问题,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

  累可歇脚、渴有水饮、饿可热饭、急可救急,手机充电、遮风避雨……寒潮来袭,连日的低温让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者格外辛苦。郑州市深入开展“冬·暖郑州”市容市貌和城市功能设施整治提升活动,升级城市爱心驿站功能,扩大爱心驿站覆盖面,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窝”“歇脚地”,把爱心驿站建成繁忙城市中的“休憩港湾”。

  广大户外劳动者是城市的建设者、守护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常常要冒严寒、穿大街、走小巷,时常面临“喝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问题,“关键小事”里藏着户外劳动者的“急难愁盼”。

  为此,郑州市积极推进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休息场所建设和管理。据统计,目前郑州市共建成环卫作息场所570处,包含城市驿站(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212座(其中21座正在优化升级中),一大批“爱心驿站”出现在大街小巷,贴心暖心的服务受到户外劳动者的广泛欢迎和一致好评,让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等重点群体,拥有吃口热饭、喝口热水、歇歇腿脚、遮风挡雨的专属空间,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一个个“不打烊的家”。

  在郑州街头,爱心驿站有序分布,休憩解乏、热饭喝水、充电娱乐、阅读看书等需求均可在此一站式解决。除了基础服务,一些街道还根据新就业群体的需求,邀请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辖区高校、医院、律所等共建单位,定期面向新就业群体开展职业能力、法律法规、健康咨询、权益维护等主题培训活动,提升新就业群体知识水平,助力其全面发展。

  爱心驿站,见证爱心流动,也彰显城市温度。关注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为其提供暖心关怀,是城市治理题中应有之义。

  在冬日的严寒中,众多户外劳动者为城市正常运转奔波忙碌,这些爱心驿站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个温暖港湾。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行动起来回馈社区。不少外卖员、快递员主动担任社区“和事人”,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参与社区邻里纠纷调解、公共事务议事协商等,为和谐社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新”力量,温暖在他们的笑容和志愿服务中得到了最具体的体现。

  天冷人心暖,期待这份温情传递,让城市更温暖。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在爱心的“双向奔赴”中共同努力,让越来越多的“爱心驿站”遍布城市角落,汇聚城市暖流,持续提升户外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