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10:16 来源:百家号·金台资讯 选稿:丁纯醇
小小菜市场,承载大民生。在上海市普陀区的标准化菜市场改造中,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识别等科技手段赋能菜市场运营管理,是以数字化手段重塑民生服务场景的有益实践。
智慧管理为民生服务提效。智慧化改造并不是简单“炫技”,其目的在于让消费者享受到真正的便利和实惠,让上班族用最短时间买到最新鲜的蔬菜,让老年人在电子秤前也能看得清、算得明。唯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传统菜市场才能焕发新活力。当智慧管理系统成为守护食品安全的“电子哨兵”,当数字平台化作畅通供需的“信息桥梁”,技术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
细节优化为百姓生活添“暖”。衣物缝补、钟表维修等便民服务的嵌入、早餐摊位的合理布局、停车场的人性化设计,都传递出城市治理的温度。智慧菜市场不仅要有智能化的“硬实力”,更需要接地气的“软服务”。在北京,“社区+”模式整合了菜市场、助餐、代收快递、家政等功能;在成都,智慧菜市实现了菜品的全程溯源,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这些创新实践证明,当菜市场成为社区服务的综合体,群众收获的不仅是新鲜食材,更是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制度保障为长效发展筑基。上海市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市场经营全流程标准体系;普陀区将管理制度转化为系统任务,用数字合同规范摊位经营……智慧化改造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既要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市场活力,也要用标准体系守住安全底线。杭州构建的“信用菜场”评价系统、苏州推行的“透明厨房”监管平台等实践,都在探索用制度创新巩固改造成果,让惠民举措从“盆景”变为“风景”。
菜市场的变迁折射着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当我们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蔬菜新鲜度时,不能忘记手指尖触摸菜叶的温度;当应用智能App实现线上下单时,仍需保留摊主与顾客寒暄问候的温情。智慧菜市场建设的真谛,在于用技术创新提升服务品质,用制度创新保障民生福祉,最终让每个市民的菜篮子里装满看得见的安心、摸得着的实惠、品得出的幸福。这既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新时代城市治理者应有的初心与担当。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