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4日9:40 来源:上海杨浦 选稿:丁纯醇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杨浦人民城市新实践,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重头戏。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全力以赴为“最美夕阳红”送上“最优服务”,是杨浦养老工作打出的“幸福牌”。
每周一课,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记忆力有所提升,心态也不一样了”;杨浦企业把高科技送入街道记忆健康驿站,老人玩3分钟小游戏,即可完成认知障碍筛查;收到基层护理院的求助信息后,他们迅速响应,“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二级医院的专科护理服务来到护理院老人“院门口”……
杨浦的养老“幸福牌”,怎么成为金字招牌?
“记忆力有所提升,心态也不一样了”
每周一课,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手机号长一点,我就背不下来,别人刚跟我说完的事,我可能转头就忘。我就特别担心自己真的患认知障碍”,段苏兰今年78岁,年轻时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近两年来明显感到记忆力下降。
“老赵和老王年龄相仿,假设老赵每天静坐15小时,老王每天静坐9.5小时,哪一方得认知障碍的概率较高?”8月20日下午,新江湾城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记忆健康驿站内,老师正在上记忆专题课。围圈而坐的8位“学生”中,就有段苏兰。每周到这里听课,已经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两年一直在这里上课,调整自身状态。”
课程中,老师结合生活场景的案例,告诉大家寻常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注重认知训练,但事实上,运动训练与认知训练一起进行才能更好提高老人的认知功能。“有个民间说法,说老人如果经常搓麻将锻炼大脑,对认知功能有好处。这是错误的,久坐反而会增加患认知障碍的概率。”老师说。
光学理论不够,还得动起来。理论课结束后,8位“学生”现场开启力量训练,借助弹力带等工具,完成了多组拉伸运动。老师建议,老人可以保持快走、力量训练相结合的运动习惯,每周锻炼70分钟左右,最大程度发挥运动训练的康复功效。
这样面向认知障碍高风险老人的课程,每周一次,自从在新江湾城街道启动试点已经持续4年,于今年3月起正式落地。课程内容涉及康复运动、健脑饮食、睡眠疗法、五感激活等方面,“理论+实践”双管齐下,帮助老人们吸收、运用知识,并提升认知水平。
段苏兰说:“相比两、三年前,能感到现在记忆力有所提升,心态也不一样了。以前总是担心、害怕,现在有专业的人指导,我不怕了。”
玩3分钟小游戏,
即可完成认知障碍筛查
具有认知障碍高风险的老人,可以通过“每周一课”来改善认知能力,那么,如何从众多老人中,将这些高风险老人高效筛选出来?高科技的介入,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新江湾城街道记忆健康驿站内,有一台认知筛查一体机,杨浦企业博斯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G3认知风险评估系统,已经“植入”其中,成了早筛“好帮手”。
这套数字化认知风险评估系统可通过记忆金矿、物种分类、数字比大小等游戏化测试,多维度检测使用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抽象分类能力等大脑认知功能,只需3分钟,就能得到检测结果,包含在同龄人群中的参考数值。
手指左滑、右滑将水果和蔬菜图标分类;记住图片中金矿隐藏的坑位,几秒后再凭记忆点击相应位置;完成简单的加减乘除,将数字按大小先后点击……该系统已经上线支付宝小程序,以往人工120分钟才能完成的认知障碍筛查,如今足不出户3至7分钟即可完成,筛查效率大大提升。
截至目前,新江湾城街道已通过认知障碍数字化筛查项目,累计筛查1.5万人次,并后续通过“每周一课”,对高风险人群在8个月时平均提高G3检测分数6.64分,即相对于基线提高了约15%。
“我们的G3认知风险评估系统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与国际认可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接近度达到90%以上,但是老人完成所耗时间只需MoCA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一,而且体验比较轻松。”企业工作人员介绍,“有时,你让一个老人做专业量表,他(她)会很害怕‘我是不是生病了’,但做游戏的方式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在杨浦,针对筛查风险等级较高的被筛查者,区民政局还会通过专业的MoCA量表、Mini-Cog、MMSE等专业量表进行复测,提高风险筛查的准确性,同时也会有合作的医院(如区精卫中心、市精卫中心、第六人民医院、同济医院等)为高风险人群开展绿色通道转介。
“我打算今年坚持参加”,
越来越多老人正从中受益
早就约好的老友聚会,临到当天却忘得一干二净;出门买个菜,突然记不起家里的门牌号……认知障碍,正逐渐成为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挑战。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认知障碍患者约有1507万,预计2030年将达2220万,但整体就诊率并不高。
为了做好早期筛查和干预,2019年,上海市民政局启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以来,杨浦已启动5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全区12个街道与专业机构合作参与,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和平台建设等探索。今年1月至7月底,全区已完成认知障碍风险筛查18246人。
作为全市第二批试点街镇之一,新江湾城街道基于国际化、友好化特色,联合上海博斯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酝酿出了一套全国首创的认知障碍数字化早筛技术,以“游戏化筛查体验+每周一课”的形式,筛查具有认知障碍高风险的老人,并进行早期干预。越来越多老人正从中受益……
“有点意思!”8月20日课程开展当天,60岁的姜虹是现场最年轻的“学生”,“最显著的变化是,我今天来上课前午觉没睡好,有点头晕,来班里跟着老师做了一会儿训练,就觉得神清气爽了。我打算今年坚持来参加。”
“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二级医院专科护理服务来到护理院老人“院门口”
“我们这里有一名89岁的患者这两天穿刺困难,我们担心万一病情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就会影响抢救,能否帮忙看一下?”不久前,杨浦区老年医学“医养康护”医联体的微信群里,跳出一条来自基层护理院的求助信息。控江医院静疗团队迅速响应,抽调当班专科护士上门评估。
原来,这名高龄老人由于长期卧床,身形消瘦,肢体活动受限,血管条件差,经过医生与家属沟通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后,静疗团队历经1小时,成功建起一条“生命通道”,患者的后续治疗得以顺利进行,还免于转至上级医院置管的奔波。“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患者家属感动地说。
2023年,控江医院联合14家护理院,成立杨浦区老年医学“医养康护”医联体,探索构建老年健康服务模式。今年8月19日,杨浦区老年医学“医养康护”医联体“静彩工作室”“阿尔兹海默病健康管理门诊”揭牌,旨在进一步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提升老年医疗多病共治能力。
通过组建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团队,将优质资源整合共享给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联体成员单位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是组建该医联体的初衷。
成立由医院静疗专科护理团队和医联体内静疗专科护士组成的“同质小组”,制定静疗联动体系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等;开办《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培训班》,实现区域内14家医联体单位全覆盖……控江医院静疗专科护理团队通过前期调研,针对基层护理院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维护等专科能力薄弱现状,开展实施“静疗专科护理”共享模式,包括质量管理共享、专业技术共享、培训学习共享,全方位、多维度提高护理院护理人员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能力,让护理院老年患者不出院即可获得二级医院的专科护理服务。
上文中的故事,在“医养康护”医联体比比皆是。目前,该团队已在医联体内完成PICC穿刺帮扶10例,PICC维护14例,静疗并发症处理9例。
有效帮助护理院解决临床护理棘手问题,同质化管理,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下一步,控江医院将继续发挥护理资源的辐射效应,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让“医养康护”医联体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