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日10:16 来源:青年报 作者:周胜洁 选稿:董晓月
楼宇里的年轻人在青年Z空间交流互动。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大鱼营造在西岸智塔建立了上班种菜等社群。
青年租客在开“饭”夜活动品尝佳肴。
大鱼营造是一支由跨专业青年组成的创新型社会组织。大鱼营造在西岸智塔楼宇里设青年Z空间,让白领从旁观者转变为城市活力的行动者。大鱼营造在浦江公园微领地打造的CAMPUS概念青年社区,让青年租户走出家门,共筑美好街区。社区发展议题丰富且复杂,早已延伸出小区围墙边界。今年9月,刚过完6岁生日的大鱼营造继续倡导着“人人参与共创美好街区”,尝试用多种方式激活社区无限可能。
“垂直社区”:上班种菜带来的启示
如何在写字楼里找到公共性、形成自治?9月中旬,西岸智塔五楼青年Z空间刚落幕的展览《写字楼的片刻》试着回答了问题。展览是对青年Z空间这一年来公共活动的阶段性回顾,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讲述了职场中公共空间的活力。
西岸智塔有2栋楼,汇集了游戏、人工智能研究、数字化产品等公司和机构,众多白领在此上班。大鱼营造设计师、青年Z空间项目经理辛怡佳在参与前期调研时发现,相比社区,写字楼里的人际关系很微妙,虽然大家在同一片区域活动,但楼层的分割让彼此很少相遇,“相比社区有多元化人群互补,大家状态也很放松,在楼宇里,白领青年有相似的经历和技能,职场氛围很强烈。我们青年Z空间设在5楼,若大家不按下5层键,就不会走进这个空间。”
前期,大鱼营造在白领吃饭的必经之路上办起开放日活动,了解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他们会搭建系列活动的框架,引导帮助行动者学会如何发起活动,如何制作海报,如何复盘。
通过举办开放日活动和现场对话,大鱼营造建立了上班种菜、“乒”尽全力社团、猫员工和Ta的朋友们等五个社群。律师豆豆是上班种菜社群的发起人,在楼宇户外空间开展与种植相关的行动,共创办公空间中的绿色角落。种植是豆豆的爱好,她将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周期、养护方法摸得清清楚楚。在辛怡佳的牵线下,上班种菜社群参与了新华路的社区花园节,豆豆换到了很多种子以及种花种菜的必要工具。如今她的社群有八九十人,核心行动者有五六人,每一场活动开展也有十几位参与者,“种菜可以一个人在家种,但和一群人一起种,多了些难度,也多了很多乐趣。”豆豆说。在展览《写字楼的片刻》中,豆豆不仅是三位被介绍的行动者之一,他们还为“上班种菜行动队”设计了多个logo草图供大家投票选择,号召更多人,午间休息时不如走出玻璃门,走近植物和生活。
辛怡佳说,无论是阶段性回顾展,还是社群活动,他们和青年白领一起探寻职场公共空间共创的多种可能。运营至今,他们也发现,社群虽然固定了,但在持续性上有待提高,未来要用大活动带动小活动,“目前我们在策划午休计划的活动,先利用开放日进行招募,共创智塔周边的午休地图和指南,还打算设计午休打卡小卡片,让白领每天记录自己午休干了什么,最后可以在午休节中进行展示。而几个社群就可以参与进来一起推广,吸引更多人加入。”
青年社区:开“饭”夜散发迷人魅力
如何让青年在长租公寓找到归属感与参与感?今年5月,大鱼营造开始打造“浦江公园微领地青年社区”项目。浦江公园微领地青年社区紧邻浦江郊野公园和上海戏剧学院,80%租户是青年。微领地以CAMPUS为主题,打造具有校园感的社区,让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有一个更“适意”的过渡期。
大鱼营造社区营造师马国栋说,他们第一场工作坊邀请管家、保安、保洁、租户坐在一起,“讨论”社区共同的议题并寻找方案。如今,他们在社区内设置了广播台、小剧场、图书馆、运动场、小花园等。社区启用“学长制”,邀请社区内有一技之长的租户以及社区周边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CAMPUS初代学长”,组建社团、赋能租户、激活社区,创造和谐共融的社区文化。
今年7月份,居民在自家社区楼下实现了社团大团建。社区举办了乒乓球擂台赛、小剧场开放麦、邻居摆摊等活动。最近一次热闹的大活动是青年社区开“饭”夜。“今天吃什么?”是青年每天会发出的疑问。马国栋说,6号楼一楼设有共享厨房,旁边配有桌椅,有租户会使用做饭,但感觉一直没利用起来。于是他们设计了开“饭”夜社区共创活动,社区流水席、灵感菜谱展、社区解密游戏、二手流通站,社区朋友齐聚共享厨房,现场展示东北菜“大杂开会”、上海改良川菜“辣子鸡”、浙江宁波的“醉爆双虾”、江西“铁板烧”等菜品。租户拿着小纸杯和小叉子轮流品尝美味佳肴。来自江西的小王和女友制作了“江西铁板烧”,他们在此居住了一个多月,开“饭”夜他们第一次认识了一群社区里的“吃货”,“我拍了很多灵感菜谱,最近一个月都在学习制作菜品。”
大家能走出家门、相互熟悉就是激发社区活力的第一步。马国栋说,当第一次开“饭”夜举办后,500人的群一下就满了,每天群里消息都是“99+”。马国栋觉得,在青年社区找到同频的人不难,参与活动也很积极,但有人会搬走,有人忙于工作,真要组建稳定的社群,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沉淀。“目前我们已制定了申请活动的完整流程,居民楼的一楼也配有宣传板,帮助大家建立认识邻居的一百种方法。”
思考
让社区实现可持续营造
今年9月,大鱼营造迎来6岁生日,设在新华路上的新华·社区营造中心也已开放2年。理想的街区是什么样?我又能为街区做什么?这始终是大鱼营造所探寻的。大鱼社区营造中心联合发起人、理事长何嘉表示,社区发展的议题非常丰富且复杂,已延伸出了小区围墙边界。青年公寓是新的公寓类型,青年租户仍需要找到社群,与同龄人建立连接。希望跳出工作生活“两点一线”的青年白领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段,是否也能找到兴趣爱好?这些场景、活动,以及更重要的支持体系的搭建,不只是一种服务,更需要青年主体性的参与、共建、共享,“社区营造的工作是支持每一个人从附近出发,创造向往的生活。”
长宁新华是大鱼营造的“始发站”,今年新华路迎来建路百年,他们也发起“百年新华·人人计划行动”,让“参与”成为新华街区面向下一个百年的精神基因。
从社造组织、社造中心到社造合作社,未来大鱼还能做什么?何嘉表示,今年大鱼探索的是社区营造如何创造可持续的日常。因为社区营造是长期且渐进的,在日常与居民的接触后,要支持参与者持续行动,形成最适合社区当下状态的模式。“新华·社区营造中心通过与行动者、主理人协作式运营,自主造血形成了一个相对闭环的小生态。孵化社区营造中心,前期的投入及项目化的撬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