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14:39 来源: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上海崇明石榴籽公益发展中心成立于2021年12月,并在民政部门登记为法人组织。中心主要致力于策划、组织各民族人民群众医护帮扶、就业创业等公益服务活动,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公益活动近70场,累计服务近6.5万余人次。2023年3月,中心被命名为崇明区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月被命名为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中心创立“石榴籽城乡大健康直通车”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旨在于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人民城市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区域、行业发展差异,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将医疗、教育、心理服务等优质资源,导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环卫职工等弱势群体聚集的地域、领域,有效回应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的生活需求,形成制度化的对接渠道、常态化的服务菜单和可持续的资源供给。
缘起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崇明三岛。中心成立之初,通过走访调研崇明区多个乡镇,与当地群众拉家常、聊需求,了解到大家对各类优质医疗资源下乡入户的需求较大,而乡镇资源有限,无法常态化提供支持。为此中心自主创立“石榴籽城乡大健康直通车”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对接上海市同济医院、龙华医院、仁济医院、东方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三甲医院,求资源、寻合作,得到了院党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动员相关科室主任专家挂帅组成志愿服务团。健康直通车由此开进崇明,在学校、在社区服务中心、在小区居委会、在敬老院,甚至在高龄老人家里,一场场的医疗咨询活动办起来了,小朋友生病家长怎么办、老人慢性病怎么养、急难杂症怎么治,医护志愿者团用专业耐心的解答回应群众的询问,一些老人说“你们这是把专家号送我们家门口来了”。为了让“直通车”成为常态,中心牵头让参与项目的三家医院和新河镇等多个乡镇签订合作协议,将服务落地固化下来。两年来,“直通车”开进了崇明三岛18个乡镇中的12个乡镇,开展巡回健康咨询33场,服务群众5000人次,同济医院、龙华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陆续加入进来,组建了包括各科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等级别专家在内的健康志愿服务团,崇明当地群众纷纷都说“你们在崇明和市区间,又立起一座医疗大桥啊,为老百姓做了件实事好事。”
立足人民城市建设,服务社区群众。在崇明开展健康直通车的同时,中心也积极关注市区社区的弱势群体,在社区、园区为环卫职工、外卖小哥、独居老人送服务。在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普陀区的桃浦镇和石泉路街道,中心依托街道“志愿服务大篷车”、“益课堂”、“泉公益”等服务品牌,动员同济医学院的博士生们组成健康志愿服务队,开展面向老年慢性病的系列讲座,场地坐不下一票难求,中心就开通咨询群,把健康咨询从一时一地变成随时随地。
在年初的第二十九届《蓝天下的至爱》活动中,中心参与“蓝天下的至爱”慈善公益活动,在普陀、静安、崇明为环卫职工、外卖小哥、农村留守儿童、独居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户外职业群体开展健康咨询、宣讲等专场服务,通过青年公益的纽带,将医疗问诊、心理辅导、科普宣传等资源与群众紧紧联系起来,让健康志愿服务成为中心对人民城市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涵养“石榴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心作为市、区两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的要求,与崇明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办和崇明区新河镇人民政府、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展面向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直通车服务,连续两年为耿马县高三学子送去了考前心理辅导,还为所有耿马青少年送去了近视防控和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等公益讲座,受到了当地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广泛好评。
中心通过沪滇协作平台,将“健康直通车”送入云南边疆地区,将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心理辅导资源送到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开展线上服务4场,线下服务1场,捐助物品价值2万余元,累计服务人数近6万人次。
中心坚持以服务需求招募和吸纳志愿者,确保志愿者始终保持服务活力,开展志愿者沙龙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提升服务效果。中心建立志愿者和受助群众的沟通群,服务的成果、群众的口碑,变成志愿者服务动力。仅今年以来中心在志愿云等平台注册记录的志愿服务时长就达到2212小时,志愿者人数达300人。
中心的“石榴籽城乡大健康直通车”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是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有关要求的实践,是中心通过志愿服务的渠道,将资源高地与洼地间的落差逐步弥平,让更多的服务精准的导入到相关区域和群体中的实践,更是中心倡导和动员更多青年人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