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2年5月9日15:31 来源: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区分会
上海慈善网讯 家住徐汇区武康路73弄门卫田同伟夫妇,是来沪务工人员。4月13日,小田接到家乡电话称:“家父车祸,不幸遇难,速速回家处理后事。”夫妇俩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回家办丧事是肯定的,在回家的日子里,门卫需人接替,自己熟悉的门卫工作有可能不保,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女儿小静患病在床,无法同行,让她一个人留在上海,又放心不下。
正当夫妇俩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时,得知消息的弄管会主任、共产党员李树贵同志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了解情况后,安慰说:“你这里的一切都交给我们,你的事也是我们的事,你尽管放心回家,我们一定如自己女儿一样把小静照顾好。” 深情意切的言辞,说得夫妇俩双眼噙满激动的泪水连声说:“多谢!多谢!给你们添麻烦了。”
老李送走小田夫妇后,立即和弄管会成员开会研究,大家认为:如临时换门卫顶岗,会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不如在小田离岗的这段日子里,由弄管会成员为骨干的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参加,轮流担任门卫,负起弄堂的保安、保洁之职。
在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先后有11人加入志愿值班行列,其中党员8人,占70%。党员周兰芳同志年近八旬,接受值班任务时说:“我是一名志愿者,仍要延续世博志愿精神,奉献无止境,只要居民有难处,我就要出力相帮。”王菊仙老人说:“古语说行善积德,我尽己所能,做点善事,我心里高兴。”张瑾同志是位年逾八旬,免过组织生活的老党员,亲自打电话给老李说:“我每日和轮椅相伴,虽不能和常人一样灵活,但我可以坐着轮椅看门,我也想为弄堂的安全、祥和出点力。”朴实的话语,暖人心窝,足以凸显出党员的关爱之心。
志愿门卫虽说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大家工作起来一点都不含糊,每天清晨六点到晚间九点,准点开弄堂铁门,按时关门上锁,有空就拿起笤帚清扫地下的落叶,有的居民还用火钳帮助清理花坛里的狗粪、烟蒂,也加入打扫环境卫生的行列;遇有陌生人认真盘问,从不含糊;对弄内停放车辆认真管理,做到车辆停放有序,弄内75号是幢花园楼房,树木多,落叶厚,也是小田清洁的范围,楼住的共产党员潘寿珍,梅苏琴等同志,坚持每天清扫落叶,拨出杂草,保持75号花园卫生清洁,乐在其中。如今,走进73弄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清洁宁静的画面。
对田同伟女儿小静,志愿者们也是疼爱有加,考虑到她面临生活和心理等方面诸多困惑,首先在生活上关心她,她胃不适,不能吃油腻食品,热心居民隔三岔五给她端来热气腾腾的面条,送来营养品。为解除小静的孤单寂寞,给她送去糖果、瓜子,告诉她健胃养胃的好方法。党员邵惠珍同志有一定的医护经验,经常对小静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敞开心扉,多与人交流,以正面积极的语言引导她面对生活,让她感到人生什么不如意的事都可能发生,人间真情在,要坚强乐观,走出困境。
弄管会对田同伟的关爱远不止这一次。去年五月,小田开电动车外出发生车祸,致小腿骨折,事发后,弄管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小田送去慰问金,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在接到慰问金的一瞬间,顿时泪流满面,激动地泣不成声。志愿者张巧宝同志跑东跑西,帮小田联系床位,理清赔偿头绪,提供法律帮助。小田住院后,在其妻陪护期间,也是弄管会成员上岗顶班。小田出院后,不少热心人给他送物,送款,有人还送来双拐,每当他拄着拐杖艰难行走时,总会有人前去搀扶,真心盼他早日康复。如今,总挂在田同伟嘴上的一句话是:“你们没有把我当外人看待,我生活在上海这个大家庭里,也享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弄管会的带领下,73弄的居民不光关心来沪务工人员,对弄内居民的关心、爱护的事迹举不胜举,居民们都觉得弄堂是居民共同耕耘的园地,弄堂的和谐,稳定靠居民的共同关心和呵护。对此,李树贵同志深有体会的说:“要管好弄堂,弄管会要负起责任,弄管会成员要率先示范,更重要的是要带着真情实感为居民做实事,解难事,你把居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做,用心去做,你的心中才会充满快乐!”志愿者党支部书记章剑安同志说:“在深入开展 ‘创优争先’活动中,争创不是空的,作为党员要积极参与家园活动,做好志愿服务,服务居民群众,为居民办实事,用党员的实际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通过对田同伟家人关心,帮助的几件小事,充分显示了上海人民善待来沪务工人员,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生动诠释着“让他人高兴,我也高兴;让别人快乐,我也快乐”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也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那些真正能牵动你神经末梢的不一定是什么惊天之举,有时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真心的问候,一个举手之劳,都会让你兴奋不已。大家倾情、倾心、倾力去关爱别人,一定会聚集成一股融融爱的暖流,将甜蜜留在每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