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九旬退役老兵捐资百万资助贫困大学生

2023年6月21日9:26 来源: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选稿:丁纯醇

  今年5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宝山区代表处向14名困难大学生发放了第一次助学金。这份爱心来自家住宝山区大场镇的九旬夫妇——98岁的蒋孔悌和91岁的赵琴。

  蒋孔悌,1925年10月生,祖籍浙江温州,196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多岁时参加浙南游击队,1949年1月参军,1963年转业至上海,在上海市川沙供销社总务农贸公司工作,直至1985年离休。

  这只是夫妇两人在过去十多年捐出的许多善款中的一笔。2010年至今,老夫妇省吃俭用,将积攒的100多万元退休金悉数捐出,帮助130多名来自新疆、青海、宁夏、广西、四川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贫困大学生圆了求学梦。

  一篇报道,开启十多年慈善路

  老两口靠着退休金生活,经济状况其实并不富裕。赵阿姨一度饱受病魔困扰,每个月看病吃药的费用不少。患神经瘫痪那一两年里,因为无法走路,赵阿姨基本都在轮椅上度过,蒋老伯承担起了所有家务,每日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照顾患病的老伴。直到2010年,随着赵阿姨病情逐渐好转,家庭经济状况才慢慢好转。

  收入有了结余,老两口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某天,蒋老伯在报纸上看到了“手拉手慈善助学”活动,报道介绍了汶川地震灾区9名困难大学生的困境,让老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天,他就和老伴商量,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孩子们完成他们读书的心愿。

  第二天一大早,老夫妇就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翻看资料选择捐助人选时,老人犯了难,“他们都很优秀,学习刻苦,丢下哪个孩子都感到于心不忍。”因为手头资金有限,老人只能先选择资助9名汶川地震灾区困难大学生和1名孤儿困难学生上学。

  半年后,老两口第二次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那一次,他们资助了15名学生。又过了一个月,老两口第三次来到慈善基金会,又资助了15名学生……2021年3月10日上午,蒋老伯和赵阿姨又一次乘地铁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捐赠了7.2万元,结对资助24名贫困大学生。

  “既然决定做,就要把好事做到底,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顺利毕业,不能半途而废。”自从走上慈善之路,老两口在生活中省吃俭用,去捐款也舍不得打车,都是坐地铁再步行。近两年,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市、区慈善基金会为老人提供了上门服务,老人表达捐助意愿后,由工作人员上门办理手续。

  2010年至今,两位老人一共资助了130多名学生,累计捐款100多万元。每一次捐款,他们都不留真实姓名,只留下两位老人的姓——“蒋赵”。

  珍藏孩子们来信,感动常在

  如今,许多受到老人资助的学生已经毕业,有的还在攻读研究生。看到孩子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老人心里格外高兴。

  老人家中珍藏着一个包裹,里面有他们每一次慈善义举的凭证,包括汇款单、捐款收据等。其中还有一本本相册和一叠厚厚的信函,那是受资助的孩子们写给老人的信。信的内容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为了让老两口看清楚,有人特意把信字写成乒乓球大小。

  “感谢这两年你们给予我的帮助,虽然我很少来看望你们,但我感觉你们就在我身边……”

  “听叔叔说,爷爷奶奶生活都很简朴,但为了招待我们,才买了好菜好肉,不然平时会舍不得吃。我很感动……”

  “谢谢四年来你们对我的关心,如今我已顺利毕业,准备到北京继续学习。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无以回报,只好寄一些家乡特产……”

  两位老人时常翻看这些信件和照片,边看边露出笑容。蒋老伯说:“这些孩子就像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取得了优异成绩,就像看到自己孩子获得成功那么高兴。”每逢佳节来临,两位老人还会邀请孩子们到家里吃饭、聊家常,鼓励他们用心学习。

  老人的感人事迹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他们先后获得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感动上海人物、全国妇联最美家庭、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等荣誉,并上榜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

品牌项目 更多>>
“孝亲敬老”系列慈善公益项目

“孝亲敬老”系列慈善公益项目

为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特设立“孝亲敬老”慈善公益项目专项资金池,在全市开展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系列慈善公益活动,发放爱心慰问包、帮助老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为老人提供爱心助浴、...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