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非遗,醉美静安
"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文明实践展示活动在静安举行

2025年1月22日10:55 来源: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

  图像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44项,居世界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总书记也曾指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图像

  2025年1月17日,年关将近,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在上海市静安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上海市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上海市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基金管委会指导下,特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上海工艺美术大师来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了两场“牵手非遗 醉美静安”非遗实践活动,活动以“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优秀新年画作品展示和非遗年画创作为主线,为近百名居住、和生活在静安区的青少年和家长伙伴开展文明实践新春活动,向大家展示、赏析新年画,并着手创作非遗里的年画代表作品。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金慧茹、静安区文明办查盼盼、静安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张伟旻、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陆晓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图像

  在体验传统工艺之美的非遗金箔年画手作活动中,非遗传承人、上海金山图案与产品设计师、上海大学PACC非遗手工艺导师程绮老师首先为学员普及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贵遗产——金箔年画,并为大家介绍了可以追溯到唐代的相关创作工序及其背后的技术实现历程、相关年画的审美视角等内容,随后在老师和助教的指导下,每位学员都做出了一幅闪闪发光、形色迥异的“年画福”。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老师根据现场学员情况,建议大家将工具包带回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画主题和风格,创作不同视觉效果的年画。

   图像 

   图像 

   图像 

  在体验传统工艺之美的非遗剪纸年画手作活动中,上海市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遗上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奚小琴,从非遗年画剪纸的历史说起,为大家普及了非遗剪纸年画的分类、民俗应用、视觉形象、造型格式等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的多重社会价值。随后指导大家挥起剪刀,根据课堂所学自行创作自己心仪的年画作品,大家剪得不亦乐乎,直到课程结束还不肯放下剪刀,彻底沉浸式体验了一把非遗剪纸年画的魅力。

图像 

图像

 图像

  活动中,老师们还向大家展示并解析、展示了200多幅“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以讴歌新生活、弘扬新风尚为主题,有着作者独特的年画视角,融合了多种创作方式,给参加活动的伙伴们很多新春创作的启迪。接着区文明办、社联会、家长代表、青年代表等轮流为学员们出关于年画的抢答题,现场氛围积极热烈,回答问题正确的伙伴也获得了区文明办为大家准备的“新生活 ·新风尚 ·新年画”新年大礼包。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我们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都很感叹原来静安这么好的地方,真应该多来坐坐,多些文化熏陶……静安区这个文明实践中心实在太棒了,我们都不舍得走了……非常感谢文明办有意义的活动,期待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越来越多,越办越好……还有学员将自己手写的“福”字年画赠送给老师们。

   图像 

   图像 

   图像 

  群众的评价,是对活动最大的肯定,当天教室里满满当当、热热闹闹的氛围,无不述说着静安文化的沃土非常适合非遗的种子。看到这般场景,静安区文明办周雨科长也表示:静安的文化沃土离不开大家的精心浇灌,期待更多高品质活动在静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就连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的姚瑞荣、唐雪莲等老师也专门天不亮从浙江专程赶来参加静安区的这场非遗年画手作工作坊活动,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然成为了群众新年游乐的好去处、热门地。

   图像 

   图像 

  百余年来,作为中华文明面向世界、不断革新的重要窗口,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激荡交融。作为党的初心始发地,上海积厚成势,兼以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支撑,进一步挖掘内在文化符号,解读自身文化基因,对传承弘扬、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信心,走在前列,静安区文明办始终走在前列,让我们共同期待静安更具人文和特色的文化活动吧。

   图像 

  据悉:“牵手非遗 醉美静安”文明实践项目的系列活动希望工作和生活在静安区的青少年及其家长在欣赏非遗、学习非遗、创新非遗的过程中,成为非遗传承者、创新者、传播者、支持者。该相关活动的举办,也是进一步深化拓展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形成阵地网络全覆盖、文明实践品牌特色化的生动局面的有效实践。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也得到了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上海市静安乐施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非遗小传人学院、上海晨光公益基金会等单位的支持。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简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是由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明办和上海市民政局发起,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以及“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团体参与,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