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兽盛会》之狗熊高空飞车
“鸟巢”、“马戏团”、“虐待动物”,这三个词似乎毫不相干。但在我国的“首善之都”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的旁边,这三个词不仅可以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甚至还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现实版丑剧。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不仅是国内游客游览的首选之地,也是众多海外游客了解中国的窗口。”14日,北京市人大代表方李莉对记者说,但动物表演(马戏)等一些违背文明潮流、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北京健康、祥和的国际形象,违背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根据2010年国家林业局和住房建设部分别颁发的有关文件,我国禁止动物表演(虐待性动物表演)和野生动物与观众零距离接触(动物合影)活动。
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莽萍告诉记者,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动物表演(马戏)规模越来越大,虐待性表演项目比比皆是,对动物的残害日益深重。
14日,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部分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多家机构在京联合发出呼吁,取缔动物表演,让北京成为没有虐待动物的马戏表演(动物表演)的城市,为其他城市作出表率。
动物表演普遍存在
说起鸟巢,国人无不知晓。2008年在此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让海内外华人无不自豪,也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的和平友谊、文明健康的大国形象。
但距离鸟巢仅有一道铁栅栏之隔的地方,却有一个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环球城国际大马戏场。在这里,近百只各种动物被长期关在这里,在驯兽员的胁迫下参加表演:黑熊要开摩托、上吊环,狮虎要站立打斗,大象要倒立。即便在演出过程中,驯兽员仍然拿着两头锋利尖锐的钢质器具,准备随时击打表演不到位的大象。
在北京的另外两个野生动物园——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和北京大兴榆垡野生动物园,虐待动物的情况也十分严重。莽萍是“中国动物园观察”项目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据观察组调查,这两个野生动物园都有残酷的动物表演,包括猴子倒立、黑熊倒立行走、群狼跳火圈、老虎滚桶、猴子铁链拴住骑自行车等。
“中国动物园观察”志愿者刘晓宇介绍,调查发现,2011年“十一”期间,八达岭野动物园的一只幼熊被迫连续表演倒立行走一周(表演场一周约40米)、绕场翻跟头、跳障碍物等,这只幼熊还在铁棒的威胁下转火把40余次,因转圈过多,身体支撑不住,多次险些被烧。
北京大兴榆垡野生动物园除残忍的动物表演外,还明目张胆地开展多种幼小野生动物与游客合影项目,强迫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猴与母猴分离而与人合影。在志愿者观察的1小时内,小猴被迫与18个孩子、1个大人和4对母子合影,每次合影收费30元。在一小时内,这只小猴为经营者带来了690元的收入。
志愿者发现,合影期间小猴由于深受惊吓而三次腹泻,极度痛苦但没有得到任何照顾。
“中国动物园观察”项目组去年4月发布的《对21个动物园的调查报告》显示,表演动物每天的工作时间平均在5小时左右。在节假日游客数量较多时,不少动物园还会增加演出场次,延长表演动物的工作时间。动物园中的驯兽师可以轮休,表演动物却没有休息日。
而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其生理结构决定了需要比人类长得多的睡眠时间,如大型猫科动物(狮虎等),在自然条件下,每天必须要有15个小时以上的睡眠。而在动物园里,如此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和表演严重剥夺了动物最基本的睡眠等生理需求,对表演动物的身心造成极大损害,是极不人道的。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动物园会都会为参演杂技的人类演员提供保险措施,但没有一家动物园为表演动物提供安全保护。在各种动物的走钢丝表演中,动物身上不仅没有安全带,甚至连钢丝下方也没有软网或是垫子。一旦动物在表演过程中失手,就会直接跌落到水泥地面上,后果不是死亡就是受伤。
据刘晓宇介绍,在目前中国动物园动物表演中,一些动物园还安排了违背动物天性的表演节目,如野生动物怕火,偏要让其钻火圈;让怕高的动物上高台、走钢丝;让体型笨重的动物表演跳跃动作;让本是天敌的动物同台表演等。这些表演给动物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但迫于驯兽员残酷训练手段和威吓,动物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完成违背天性的动作。
据“中国动物园观察”项目志愿者的实地观察,特别是从驯兽员在表演场地表现出的情况看,训练动物的主要手段有饥饿、鞭打、威吓等,鞭子、锁链、绳子、棍棒等是训练动物的常规设备,这些器具在表演场地也会出现。据观察,表演动物大多体型消瘦,部分动物毛色不佳,甚至身上带有明显伤痕。
在深圳野生动物园举办的“2010动物音乐节”上,一只黑熊在数十米高的钢缆上表演高空飞车。莽萍告诉记者,但这一节目很快就没有了。有内部人士告诉她,参加表演的黑熊受伤了。“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必死无疑。”莽萍说。
2011年1月至今,“中国动物园观察”项目组志愿者对全国40余家动物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50%的城市动物园、91%的野生动物园和89%的海洋馆存在各种类型的动物表演。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教授魏强看来,人与野生动物的近距离接触也是导致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让小孩子抱着野生动物合影,这是非常不负责的做法。”他说。
“我曾经参与了对哈尔滨动物园的调查,感到很震惊,情况糟糕到家了。”中国动物园协会总工程师刘农林告诉记者,住建部此后安排了专项调查,结果与国家林业局同期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刘农林介绍,近年来,我国动物园因动物表演和人与动物近距离接触,接连发生游客伤死事件,公共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执法不到位成大问题
据“中国动物园观察”项目组统计,自1993年林业局批准建立全国第一家深圳野生动物园投入运以来,各地由于盲目追求商业利益和地区利益,无视建设动物园高投入低收入、高维持费用的现实,一窝蜂地新建野生动物园。
截止到2008年,我国有野生动物园多达30多家,其数目已达到到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动物表演规模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动物非正常死亡、伤人等事件也在增多。
2010年10月,住建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动物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的专类公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示范场所,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中心任务是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和科学研究,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
该意见也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和动物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偏离了动物园的公益性发展方向,出现了把动物园变成营利性机构、利用野生动物进行表演、违规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等情况,导致动物保护和动物园管理水平下降,动物非正常死亡、伤人等事件时有发生,给野生动物保护和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与动物园的公益性质和中心任务相悖的行为必须坚决禁止和取缔。
“住建部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刘农林说,住建部认为,强迫动物表演就是对动物的虐待,与动物园的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住建部领导明确提出,在取缔动物表演这个问题上,“态度一定要鲜明,措施一定要严厉,立场一定要坚定,不动摇,不妥协”。
根据上述意见,“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公园要立即进行各类动物表演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停止所有动物表演项目”,“禁止将动物园、公园动物展区、动物场馆场地或园内动物以租赁、承包、买断等形式转交给营利性组织或个人经营。存在上述问题的动物园、公园要限期整改,尽早恢复动物园的公益性质”。
而根据当年国家林业局的调查,一些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也确实存在问题。部分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由于片面“求全求大”、技术能力跟不上、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后续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以不当方式对待野生动物、违规经营野生动物产品以及野生动物非正常死亡、伤人等事件时有发生。
同年7月,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对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和监督检查的通知》。但记者注意到,在这份通知中,林业局认为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等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是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为基础,具有自然保护科普教育、弘扬生态文化、公众休闲娱乐、野生动物种源保存和科学研究等功能的机构。这与住建部的看法有所不同。
在处理措施上,林业局虽然要求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立即停止低俗广告、野生动物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虐待性表演、违规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等各种不当行为,但主要是自查自纠。
据刘农林介绍,这两份文件下发后,曾激起很大的反弹。“在一次会上,曾经有经营者对我说,搞动物演出的小老板们每人出10万元,共筹集了100万元准备到北京告状。他们的势力非常强,完全超乎想象。”刘农林说。
“住建部没有执法权。”住建部城建司园林处主任科员孙晓春对记者说,住建部出台的《意见》只是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执法依据。而为了加强规范性意见的作用,住建部规定所有申报国家园林城市的城市和地区,动物园是必查点,如果动物园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可以对其摘牌,但这其实是一种警告性的处理。
相反,国家林业局有相应的执法权限。在国家林业局的上述通知中,也曾明确表示,“对存在非法行为的,严格依法采取停业整顿、经济处罚、吊销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没收野生动物、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等措施”。
“执法不到位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刘农林对记者说,这导致了动物园行业长期处于半无政府状态。他透露,住建部正在考虑进一步加强对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的监管,加强基础资料的登记,每年更新,对发现问题的委托当地政府部门采取执法措施。
刘晓宇分析,动物表演规模扩大的直接原因是经营者为了牟取利润和行业间的恶性竞争。此外,动物园缺乏其它吸引游客的项目、公众缺乏对动物表演残忍本质的了解、个别媒体对动物表演的误导性宣传,以及管理部门监督不到位也是动物表演禁而不止的重要原因。
据记者了解,目前(濒危、珍贵)野生陆生动物、野生动物园由林业局管理(对“租赁”野生动物、未入濒危目录野动物尚没有管理办法);城市动物园由住建部管理;海洋生物(海洋馆动物)由农业部管理;马戏团由文化部管理;进入集贸市场的野生动物由工商局管理;在集贸市场以外经营野生动物及产品的由林业局、工商局及其授权单位管理;企业办野生动物园、非野生动物尚无专门的部门管理。
动物表演与走私挂钩
据刘晓宇介绍,“中国动物园观察”此前曾将调查情况反馈给央视有关涉及动物表演的栏目和文化部、林业局等主管部门。
央视认可动物保护的理念,撤下了预备播放的“驯猴”节目,撤下了官网上的“与狼共舞”视频,并取消了所有预备播出的动物表演相关系列节目;文化部有关部门表示,“一定会对国家级非遗严格把关;地方级非遗由地方管理管理处。所有的非遗项目一定会严格遵守各部门颁布的法律”;林业局也表示,“尽快通知地方主管单位要求动物园制止类似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林业局同时表示,《野保法》制定的动物保护方针为“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但没有对“合理”做出明确界定;关于“虐待”,需要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才可依法办理。
据“中国动物园观察”项目组分析,人们之所以喜欢观看动物或动物表演,主要是为了满足于猎奇、征服感等欲望。但事实上,从“人与动物的世界”拓展到“人与人的世界”可以看到,人眼里虽然还有动物,但已经不再考虑动物的感受了,进而演变为对于其他人生命的冷漠和残忍,强势人群对弱势人群的欺压。
在近几年的北京市“两会”上,方李莉和北京市政协委员、著名科普作家郭耕都多次提交了有关取缔动物表演的议案和提案。郭耕认为,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其动物园不遵守国家规定和住建部与林业局的文件,给全国各地动物园做出了极坏的样板。
14日,部分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多家机构在京联合发出倡议书,在首都北京所有动物园包括野生动物园、海洋馆,严格取缔所有虐待性动物表演和近距离接触动物、以及拍照合影等项目,真正把首都北京建设成文明、友善之都。该倡议书还建议国家林业局和住建部与北京市有关管理部门,联合动物园方,积极争取安置动物经费,监督实施表演动物的回归和重放计划。
倡议书还建议北京市应将有无野蛮的动物表演纳入文明城区评比的考核指标,并对仍存在动物表演的城区采取一票否决。有关部门应设立畅通的渠道,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鼓励公众举报仍存在动物表演的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和马戏团等,协助政府将北京建设为无动物表演城市。
记者还了解到,针对吴桥杂技、聊城杂技、建湖杂技、东北庄杂技、宁津杂技和马戏(埇桥马戏)在内的六个涉及动物表演(马戏)的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情况,上述机构已联合致信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提请文化部停止将动物表演(马戏)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动物表演是对中华民族‘仁爱’传统的公然亵渎,根本不能称为‘优秀传统文化’。”莽萍对记者表示,鼓励动物表演会滋生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违反国际国内动物保护法律,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的精神相悖。
据《致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公开信》介绍,“为了牟取暴利,以驯养表演动物为目的或假借此名义进行的野生动物走私活动异常猖獗。值得注意的是,多起野生动物走私案件都涉及来自安徽宿州的马戏团。”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院刘慧莉研究员介绍,全世界目前有36个国家、169个城市禁止或限制动物表演。如2011年英国议会表决通过禁止马戏团动物表演的禁令,在2015年实施;希腊规定马戏团不再进行动物表演,无论是不是野生动物,马戏团都不再利用它们;美国的华盛顿州、纽约州、加州等16个州有28个城市禁止野生动物表演;澳大利亚首都地区、黄金海岸等41个城市禁止有动物的马戏团。
“中国人一直希望得到世界的尊重,原来以为经济发展了,别人就会尊重你。现在发现,野蛮、不道德、没有文化的形象是得不到人们尊重的。”方李莉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