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义工
2015年7月7日晚,一群特殊的小演员登上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这群小演员是来自“天使知音沙龙”的自闭症患儿,当晚他们参加了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上海曹鹏音乐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五届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慈善音乐会,与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同台献艺,为观众们带来了心灵的感动和温暖,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这场音乐会的指挥就是“九零后”指挥家曹鹏。
普及音乐,让社会感知爱
很少有人在这个年纪还像曹鹏这般忙碌。他无心享受既往声名,常年与爱好交响乐的孩子们作伴,出现在各种形式的交响乐普及场所。这位矮小精干的老人,舞台上挥洒自如,时而大气磅礴、时而丝丝入扣。70年的从艺生涯,曹鹏就像一位“苦行僧”,永不停歇地走在一条古典音乐的“朝圣之路”上。
曹鹏是1944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老共产党员,更是新中国指挥界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1961年,他第一个在海外举行全场的中国交响乐作品音乐会,首次把《梁祝》介绍给世界;1975年,他率上海交响乐团,第一次走出国门,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演出;1986年,他第一个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向全国直播世界名曲交响音乐会。
从成为新四军文工团团员那一刻起,他就越来越深切体会:“音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多年后,曹鹏在著名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求学,感同身受。在人类文明中,音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是一棵大树,根深叶茂才能挺立于世,当前社会上的诸多弊病,追其根,均在于缺少文化和道德修养,而要弥补这个缺陷,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音乐是无形的文化,没有国界。就像一条大河,沙子要掺进去不容易,但能推动一点是一点。说道自己为什么要普及交响乐,曹鹏说,因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优美的音乐,就少了许多美好。有音乐的人生,不迷惘。只有伟大的艺术家,才会感知文化的伟大,才会敬畏文化,甘愿以毕生的精力为其服务。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交响乐团……但凡上海有水准、有名气的业余和学生交响乐团,大都是他一手创办或训练出来的。一年365天,他恨不得有635天,为普及和传播交响乐服务。
在曹鹏眼中,交响乐的普及,必须“从娃娃抓起”。离休后,这位国家一级指挥全身心投入到大中学生的交响乐普及工作中,一直指导着上海市南模中学、交通大学、上海学生交响乐团等。
从艺70年,有人评价,曹鹏手中的指挥棒,可能是全中国最“大材小用”的一根指挥棒。这根指挥棒指挥过著名的莫斯科交响乐团、葡萄牙里斯本大都会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同时,也指挥过大学的、中学的、小学的、业余的,甚至幼儿园的交响乐团队。他的学生队伍,有大学里的高才生,也有中学生、小学生、自闭症儿童、监狱劳改犯等。
教孩子们演奏,会不会大材小用?曹鹏说,“这份责任比指挥专业乐团还要重大。只要经过普及,交响乐一定会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这位老人眼中,人们的音乐素质高了,就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曾有人问他,一周工作几天?老人答说8天,“一周只有7天,还剩一天哪来,睡眠来挤呗。睡下后,意识也在不停地工作。”不计报酬、不遗余力,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他准时出现在各个排练厅,连续几小时站在那里,不放过每个音符。
90岁的老人每天早上6点起床,外出参加排练,晚上经常还要“加班”。不排练的时候,他就坐在桌前,准备排练用的谱子。大女儿曹小夏心疼的说:“他有时甚至通宵修改乐谱。虽然已经90岁了,但每次演出仍坚持把总谱全都背出来。”
曹鹏常说,“我想趁有生之年为交响乐的普及多做点工作,我还能工作,你们尽管用吧。”
2005年,曹鹏创办了首个非职业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城交的不少乐手是从小就跟着曹鹏,在学生交响乐团里长大的,毕业工作后又进入他的城市交响乐团。乐团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向大众敞开音乐艺术的大门,这不仅是一个普及高雅艺术的团体,更是用音乐散播爱心的团体。
最难的,莫过于乐团成员都有本职工作,每次排练、演出必须提前两个月通知预约。“有时候一个提琴声部15把小提琴只来了一把,有时候需要来8支小号,却一支也没有。”虽然多年来从没有一次团员都能到齐的,但曹鹏认为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大家为了公益,都下班赶来,排除了种种困难。”
如今“城交”注册的200多名团员中,有外企白领、医生、律师、公务员、学生,有在长三角地区工作的外籍人士,还有从上交等职业交响乐团退休的老乐手。曹鹏就像一盏明灯,将他们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从陌生到熟悉,从业余到准专业。经过十年打磨,“城交”几乎每个月都会举行至少一场正式的大型演出:从星期广播音乐会、市民音乐会等公益普及性演出,到频频参加国际交流演出。
不仅于此,走过近10年的路程,曹鹏带着这支队伍,传播的更是城市的良知,城市的文明。似乎,当这座城市需要精神抚藉时,总有这个乐团的影子。那次沉痛的胶州路大火,是曹鹏率先带着城市交响乐团去了。在音乐声中,嘈杂的现场安静下来,人们低头为不幸者默哀。
乐团现在很多演出都是公益性的,虽然没有收入,但是大家仍然非常认真地在排练、演出。乐团非常在乎慈善公益事业,不仅仅是开一场音乐会,更重要的是普及高雅音乐。曹鹏说,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普及音乐,让大家感知“爱”。
音乐里有天使,音乐里有奇迹,音乐里自有魔力
2008年,曹小夏读到一份联合国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报告,于是提议“城交”为上海的自闭症儿童义演,得到了曹鹏和团员们的一致支持,由此,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上海曹鹏音乐中心成立了“天使知音沙龙”——关爱自闭症的项目。沙龙汇聚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200多名青年志愿者,他们组成义工大队,用手中的乐器为自闭症患儿服务,帮助他们逐渐走出孤独。
至今,沙龙每周六在卢湾区少年宫为“星星的孩子”演奏“迷你音乐会”;每年举办“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音乐快闪”活动;连续五年举办上海市“爱耳日”公益音乐会及“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慈善音乐会”,参加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知识改变命运》专题报告会;连续三年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众仁服务中心,开展“用音乐和爱回报社会”演出,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歌声中,小杰大方端正的模样十分讨喜,台下,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儿子,眼神柔和、眼眶湿润。歌声寄托着家人对小杰的期盼,而就在几年前,这样的场景还是不可企及的奢望。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愿意听人说话,敢于登台面对摄像机和公众目光……小杰的改变源于音乐。
“哇哇叫,蹬地板,自说自话。”这是曹鹏第一次见到自闭症儿童时的印象。曹鹏记得,乐队最初为孩子们演奏时,这些孩子对音乐毫无反应,只顾吵闹乱跑。7年“音乐启蒙”坚持下来,奇迹发生了:“孩子们不仅能安静地听音乐会,还学会了简单的打击乐。一些有天分的孩子开始演奏小提琴。”曹鹏亲自操刀改编的《马刀舞》《喀秋莎》《小星星》等乐曲,孩子们更是耳熟能详,甚至能哼能唱。
沙龙成立之初,场地难觅,资金缺乏,与自闭症孩子交流更是困难,二女儿夏小曹也曾因为心疼家人而表示反对,执拗的曹鹏却没有打退堂鼓。坚持至今,沙龙的几位佼佼者不仅成了上海城市青少年乐团和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乐手,还与城市交响乐团的叔叔阿姨们开始合排曲目。
或许,孩子天生就是音乐的精灵,即使患了自闭症,也不能阻断真心的沟通。最初,曹鹏父女创办的天使音乐沙龙主要是请城交乐团的乐手作为志愿者演奏音乐,让疲惫的大家暂时喘息一下。后来,他们发现,每当音乐一响,孩子们往往就安静了,于是,他们开始尝试教孩子们演奏。
第一步当然艰难,孩子们不看、不听更不主动学习,大女儿曹小夏干脆把他们叫上讲台,点着音符让他们一个个唱,教他们用木琴演奏一首简单的《小星星》,老师要反反复复唱,嗓子哑了再换其他人顶上,一节课要换几个老师。教他们演奏的乐器也是专门挑选的木琴,音色清脆又便于演奏。至今,天使音乐沙龙的孩子已经可以与城交乐团的其他乐手们一样,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其中的轩轩足足花了8年时间才走到这一步。庆幸的是,孩子、家长、曹鹏父女以及志愿者乐手们都坚持了下来,而孩子们的进步也证明,他们付出的心血是值得的。
“医学上自闭症是没有治愈希望的。但通过音乐,我们创造了奇迹。”曹鹏骄傲地说,虽然医学界至今没有找到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和对症药物,但大家在沙龙中亲眼看见,有了音乐,孩子们的心是可以打开的。7年来,孩子们通过志愿者们指导,并在家长的配合下,学习唱歌、敲木琴、铜管乐等以及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曾经生活不能自理的自闭症患儿,而今登上上海各大艺术演出场所。有时候,孩子们会任性闹笑话,一些自闭症患儿登台后,没有奏响乐器,就自顾自走下台,拉也拉不住,让曹鹏哭笑不得。更多的时候,和孩子们相处,给了曹鹏无限温暖,曹鹏与自闭症儿童也建立起了非同一般的感情。有时在舞台上演出,敲着木琴的孩子会突然敲敲正在指挥的曹鹏的背。有时,孩子们会突然抱抱曹鹏,亲亲他,说着“曹爷爷我爱你,我爱你!”这一幕幕,不仅令曹爷爷感动不已,也让台下的家长们热泪盈眶。家长们诧异于音乐带给孩子的变化,“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以前不看人,也不会叫人,现在能拥抱父母,能叫爸爸妈妈,连邻居都为在他身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成长叫好,这是很不简单的事情。”
曹小夏在多年的接触中感到,自闭症儿童真正需要的与其说是同情,不如说是尊重。尊重他们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家庭,更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此,在地铁站,在商场,在广场,在很多公共场所,都出现过曹鹏父女和自闭症孩子的身影,他们的“音乐快闪”让许多人第一次了解自闭症,第一次有了关爱的冲动。
一些自闭症家庭不愿面对陌生人甚至羞于承认不同,沙龙活动让家长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愿意与孩子一起面对挫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获得了社会的尊重。
最近,沙龙里又来了一批新学员。曹鹏父女不满足于现有的沙龙,还希望通过音乐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能在成年后走出家门,走上工作岗位。在第五届“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慈善音乐会”的现场,“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曹鹏教育基金”正式揭牌,为筹建自闭症专门学校发起募捐,所得善款将全部用于自闭症孩子的康复和学习所需。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父亲,曹小夏说那就是奉献,特别是他坚持的音乐要为公益慈善服务的观点,深深影响了身边的人。多年来,曹鹏和家人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慈善公益事业,在这个音乐之家,女儿管理乐团,太太夏惠玲做艺术总监。“我们没有节日,但如果音乐会办得好,那天就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我和太太会给2个女儿一个最高奖赏,在脸颊上亲一下。”曹鹏曾经这样向人笑道。
已故音乐泰斗贺绿汀在曹鹏从艺50周年时曾特写专文祝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才会理解曹鹏这种长期不懈的努力本身的真正价值。这不仅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力量,还是一种纯粹的人格力量,只有具有神圣使命感的人才会有这样巨大的人格力量。
曹鹏说:“我的童年虽已远去,但却留得雪鬓童心。数十年来,能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和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在一起,时时感受着花朵的芳香,享受着纯朴的爱,我从来没有觉得老。”和可爱、天真在一起的人,心灵永远纯洁,永远年轻。曹鹏用音乐与爱为谱,指挥出了感动心灵的动人篇章。
以上内容摘引整理自:
新民晚报,孙云,《“星儿”会撒娇:“曹爷爷我爱你”》
解放日报,赵兰英,《衣襟上的那一抹红》
人民日报,曹玲娟,《九旬古典音乐“苦行僧”曹鹏:一站到底舞台上就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