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信息
4月2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慈善爱心屋承办的上海高校慈善宣传工作研讨会在大学生中心举行。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教卫党委宣传处副处长胡宝国,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宣传部部长金重愉、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主任叶恩国、上海慈善网总编辑张薇薇、《至爱》杂志副主编贺思聪,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发展服务联合中心主任吴薇、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主任王志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此次会议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慈善宣传工作,提升慈善育人成效这一议题展开,由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副主任史君忠主持。
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主任叶恩国首先发言介绍了召开本次宣传工作研讨会的背景与重要意义,他提出“慈善爱心屋在华东师范大学首创后,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逐步成为了上海慈善工作的新品牌,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阵地,目前上海已有十余所高校成立了慈善爱心屋。但还需进一步宣传推广,将慈善育人效果进一步放大。”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主任王志代表高校随后介绍了慈善爱心屋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惑,他指出,“慈善爱心屋目前的宣传力度仍十分有限 ,原因其一在于缺少对外宣传交流研讨的平台,其二爱心屋本身的内涵发展也缺乏新的突破口。
对此,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宣传部部长金重愉回应道,慈善爱心屋工作的开展“不仅要记录过去的工作,更应该注重总结和积累,并从中挖掘潜力,提升内涵。”并同时指出,上海慈善基金会的两大宣传阵地——上海慈善网与《至爱》杂志将在将来的工作中大力配合慈善爱心屋的工作需要。上海慈善网总编辑张薇薇和《至爱》杂志副主编贺思聪则分别就本身工作如何与高校慈善宣传工作相对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最后,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胡宝国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慈善爱心屋的发展要经历载体/平台——机制——阵地三个阶段,目前载体/平台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为此当前重点就是要从机制建设、阵地建设方面寻求突破;慈善爱心屋的内容建设要考虑到学生从对物到对人再对社会态度变化的认识规律,内容设计上可以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植入到高校慈善活动中,用“爱”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提升慈善育人工作成效方面,要注重挖掘典型,建立评优评奖机制,让德育成效“有迹”可循,推进高校慈善育人工作从阵地式向立体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