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风采
我是来自复旦大学的郑雯睿,目前是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06级学生,今天很高兴能够作为学校义工代表发言。在复旦大学爱心公益站的义工岗位上我已经工作了3年的时间,从最初单纯的心怀感恩,到现在的乐于奉献,在这片天地里我真正体会到了播撒爱心的快乐和成熟蜕变的喜悦。
三年多以前,当我一脸懵懂地踏入复旦校园,“新生绿色通道”已经为我准备好了全套生活用品和一些学习用具。之后,无论是冬季送温暖还是新春大礼包都让我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心,社会的关怀。心怀感恩的我努力学习,希望能够尽快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大一我加入了复旦学院的助学成长之家,成为学而时习斋阅览室的学生管理员,补贴虽然不多,但使我体会到自食其力的快乐,更收获了服务他人的喜悦。整理书报,打扫房间,值班工作繁琐而又细碎,但看到同学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博览群书,我就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在助学成长之家的青志队,我与伙伴们一起来到敬老院,民工子弟小学开展志愿活动,我欣喜地发现发现助人奉献并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细水长流。
于是我开始积极寻找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也由此加入园区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开始了我与复旦大学爱心公益站的不解之缘。2006年底,爱心公益站正在筹备当中,慈善义工队对我也是一个新名词。但当我了解到这是一个专业化的慈善公益组织时,立即报名参加慈善义工队。因为我相信,这是一个更大更有力的平台,能够让我更好地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大一学生,并没有什么经验,但在爱心公益站一砖一瓦的建设中,我也逐渐成熟,积累了许多校园慈善公益的工作经验。在学长学姐领下,我们经过实地考察、资料研究,完成了复旦大学爱心公益站的设计,在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批准下,爱心公益站最终于2006年12月5日正式成立。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完成一项工作,更是找到了一个奋斗的目标,是我投身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开端。正如市慈善基金会原理事长陈铁迪在参观爱心公益站时提到的,学校慈善组织要做的并不仅仅是一件好事,而是要通过搭建平台、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地去推广慈善理念,播撒爱心,慈善同样要讲求创意。“予惠与人、余乐于己,慈善育人、和谐校园”不仅是爱心公益站的理念,同样也是我的行为指针。爱心公益站成为了我在复旦的家,和同学们一起组织爱心助学活动,让我能够将自己的能量在这样一个平台得到积聚和放大,帮助身边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新生援助工程、冬季送温暖活动、老教授服务团,我们用心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在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下,“爱心超市”应运而生。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是一个发放物资的地方,更是一个传递爱心的平台;我们希望,在为同学们送去爱心的同时,能够向更多人传播慈善的理念;我们希望,让每个人来了解爱心公益站,能够一起为校园慈善和社会公益出一份力。每学期定期开放的爱心屋改造成日常化的爱心超市后,所有同学都可以用“爱心卡”来选购物品,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得到切实的帮助,而其他同学则通过购物实现捐赠,奉献爱心。爱心公益站成为一个爱心集散地,让爱心行动在校园内扩展,融入日常的生活,从而成为我们共同的生活习惯。这种爱很快从邯郸,传递到枫林,传递到张江,传递到江湾,目前,爱心超市已在复旦的每个校区建立了分站,慈善的理念和爱心的氛围溢满复旦园各个角落。中国青年报也以头版报道了复旦大学爱心公益站这种“人性化”资助方式,这让我们备受肯定和鼓励。
志愿服务中,我感受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同时,我也意识到这支队伍的能量。如果能够把志愿者组织起来,将会是一支强而有力的“爱心大军”。通过爱心公益站的平台,十多个慈善公益的社团,数十支院系志愿者服务队得以汇聚,复旦大学慈善义工队现有注册义工400余名,这些义工活跃在爱心超市、经常性捐赠点和校内外各个志愿者服务点。科技馆、展览馆、图书馆,民工子弟小学,孤老家庭,以及学校周边社区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场馆讲解、电脑知识普及、贫困家庭义务家教、服务退休老教师已成为我们日常化的项目。更重要的是,我们积极鼓励受到资助的同学走进义工队伍,和我一样,在得到帮助的同时去帮助他人,去回馈这个社会,去感受这份快乐!
如今,每学期一届的慈善文化周,每年一次的毕业生爱心市场和岁末的慈善爱心音乐会已成爱心公益站的传统活动。慈善文化周通过慈善讲座、手语沙龙、爱心义卖、义工风采展示等活动,广泛传播慈善理念,积极创建爱心校园。而通过毕业生爱心市场,即将离开校园的学长学姐们将书籍、二手物品转卖给学弟学妹的同时,将所得捐赠给爱心公益站,帮助有困难的学弟学妹完成学业,这又是一次爱的传递。我们的爱心也感染了社会人士,每年的慈善爱心音乐会上,不仅同学们争相义演,更有企业慈善人士按照出场观众人数捐助善款来支持音乐会的举办,从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爱心的传递与播撒。
爱心之花的浇灌在日常点滴,而危急关头的校园爱心行动更是雪中送炭。现在仍然记得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已成为爱心公益站负责人的我立即组织公益站的全体同学,现场制定了捐款倡议书,拟定捐款方案,连夜赶制海报和宣传单,第一时间在校园发出捐款捐物的倡议,并通过杨浦慈善基金分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份爱心转交给灾民手里。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校园之爱的力量和伟大。
当我通过努力,终于能够从老义工手里接过由上海市慈善志愿者总队颁发的义工证时,除了心中的雀跃以外,更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时刻感受到来自社会、来自周围人的关爱与帮助,而公益活动使我又接过了爱心的接力棒,参与到传递爱心、回馈社会的行列中。去年,我获得谷歌“校园公益之星”奖学金,今年我成功成为一名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我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我达成的不仅仅是自己助人和回报社会的心愿,更在无私奉献、予惠与人的实践中收获成长,实现自我破茧成蝶的蜕变。如今,我已有幸直升研究生,将在复旦校园内继续学业,继续做一名大学生慈善义工。因此我想借今天的机会,向全市的大学生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加入高校慈善义工队,共同去传递爱的理念,谱写爱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