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沙龙
一转眼,暑假又快过去了,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逐步成为大学生丰富假期生活、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工助学、教育实习、志愿服务,通过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打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但是时有发生的学生意外伤害问题,却让学校“爱不是,恨不得”,成为了制约高校积极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瓶颈。
安全保障成困扰,权益保障呼声高
2010年7月,由沪上某高校开展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权益保障需求的调查发现,有将近98%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方有必要为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措施,有近7成的学生希望志愿者培训中能增加安全保护方面的内容,但是他们所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活动组织方有提供安全保障措施的仅有40%,所幸的是有80%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实际服务中并没有遇到过安全问题,但仍然有13%的志愿者遭遇到财产损失、交通意外甚至是人身伤害方面的问题,其中财产安全占38.1%,交通安全占33.3%,人身安全占28.6%。2008年年底,一份选取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沪上 9 所高校中1800 名高年级且经常参与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的调查显示,15%的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过程中曾经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
外出家教被狗咬,保险公司来理赔
华师大小A同学最近就在家教服务中遇到了一点小意外——被就教家庭养的宠物犬意外咬伤了。因为只是被小狗的牙齿给扯破了点皮,小A的伤情并不严重,但终究是宠物咬伤,为以防万一,小A还是去医院做了检查,打了预防狂犬症的疫苗,并为此支付了一笔检查、医疗费用。好在学校已为每位参加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购买了社会实践意外保险,并有了相应的处理办法,相关部门事后及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保险公司也很快根据保险约定对小A的医疗费用进行理赔。
社会实践险出台,多年瓶颈一招解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大学生,就需要让学生接受社会的锤炼和风雨的洗礼。然而正如上例所举,在实践活动中,确实可能存在着一些防不甚防的意外的可能性。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降低风险出现后的危害,华东师范大学勤工助学管理中心通过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近一年的反复磋商与研究,于2008年11月共同推出的全国首个学生勤工助学、社会实践保险项目。学校将为每个学生每年缴纳5元保险费,一旦发生意外,学生最高可获得10万元的赔付。该保险项目不仅专门针对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中遇到的意外,针对在教育实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方面出现的意外,保险公司均可给予赔付。而且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保险内容在参考大学生人身意外伤害险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性侵害精神损失的赔付规定等。
权益保障有法依,注册持卡享保险终身服务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为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安排志愿者从事有安全风险的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为志愿者办理必要的人身保险。有调查显示,相比于高达54.4%的志愿者希望组织单位购买保险的主观意愿,只有不到15%的组织单位会为志愿者购买相关保险,高达82%的组织单位并不为志愿者购买相关保险。
但是上海市的注册志愿者(凡有志于参加志愿服务、年满18周岁、志愿服务时间满30小时、具有良好志愿服务表现的个人都可申请成为注册志愿者)是幸运的,他们持有的上海志愿者卡为有效持卡人终身提供志愿服务期间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内容包括:意外身故保障额度12万元,意外残疾保障额度6000元-6万元 ,意外医疗保障5000元(100元内不予赔付)。据悉,首批注册发卡活动已在管理规范、活动开展正常、有相对固定的志愿服务内容的直属市、区县志愿者协会的总队(队)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