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沙龙
一、生活园区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生活园区里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的生源地在大中城市、有的在小城镇、也有的来自农村,他们各自的家境也不尽相同,其中有相当部分大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家庭经济状况给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都带来了一些的影响。
——学习状况
在生活园区中的贫困大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小城填,他们家庭年收入低,孩子的学习费用占据了家庭费用开支的相当大的部分。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懂事早”,因此,许多贫困大学生在考取大学后,为了减轻家庭经济上的一些压力,以及不辜负家庭的期望,在学习上能够加倍努力,刻苦读书,努力争取获得各种奖学金。同时,他们还清醒的认识到,读书既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最直接的途径,而且还是能够把自己甚至整个家庭从贫困中解脱出来的有效手段。据华师大勤助中心对上海地区十三所高等院校“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综合情况调查的报告”中调查问卷显示:贫困大学生在平时上课时喜欢坐中间的占42.6%,坐前排的占37.0%,仅有16.7%和3.6%的人喜欢坐后排或角落。由此可见,在各个高等院校历年都有许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获得高层次的奖学金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少数贫困大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畏难情绪较严重,造成其学习成绩差,屡屡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甚至于不得不放弃学业。
——生活状况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新近入学的大学生中,都有为数不少的贫困大学生,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来到学校。据上述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来自农村的有1217人,城填474人,中小城市484人,大城市462人。也就是说地处农村和城镇人数占64.2%,其中家庭收月入低于500元以下的有1814人,占比68.8%,在校的学费、住宿费、杂费(课本费、保险费)、生活费等费用家庭无法承担的有447人,只能承担一小部分的有1148人。两项占比重超过50%。为进一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各高等院校都积极响应国家保障不让一名贫困大学生因学费而失业的号召,对贫困大学生实行了一系列助学帮困的政策,如奖、贷、助、补、免等一系列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采取了许多措施尽可能保障贫困大学生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每年新手入学时,每所学校都会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入学。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入学时只带了几百元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有的贫困大学生的学杂费是向亲戚朋友借来的,更不用说平时的生活费用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是远远低于学校消费的最低水平,有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对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说,都具有勤俭节约,生活简朴的良好作风。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存在着攀比、享受的消极思想。看到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有电脑、手机等高档消费品,瞒着父母老师或编造谎言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等等。
——心理状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根据经济条件、地区差异以及个人性格等各种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主要可分为乐观型、焦虑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等四种类型。不同的心理性格的人对待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做法,有时甚至是相反的。绝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在学习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也能够正视现实,勇敢的面对,自强自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然而,也有少数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导致自己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对生活、经济、学习、信念等方面认识不足,因此,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个别贫困大学生还可能成为经济、心理的“双困生”,使他们不愿意的参加集体活动,不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内心思想处于一种封闭的、孤独的、偏僻的角落里,不愿意承认贫困的现实,以至于平时生活中缺乏交流和倾诉对象,产生种种思想问题,情绪低落,自我封闭,缺乏自信。
二、生活园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心态探析
在生活园区中,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有朴素的消费观,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有少数贫困大学生在思想心态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1、存在着自卑的思想心态
生活园区的大部分贫困大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对待自身及家庭经济状况,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心态,与同学间交往中表现活泼开朗、充满自信。但也有少数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拮据,造成了心理上的自卑,经常为了缴不起学费甚至维持不了正常的生活费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自惭形秽,自信心不足,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一方面有些贫困大学生会通过学习来寻找自尊,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读书。想通过优秀的学习成绩来得到满足感,可是一旦达到期望后又郁郁寡欢。另一方面在自我封闭中维护自尊,不和同学接触,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没有朋友变得越来越孤独,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自卑心态的形成。
2、存在着虚荣的思想心态
大部分贫困大学生都会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保持俭朴的良好习惯,努力克服校园内外的各种各样的诱惑。随着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社会时尚的影响,一些家庭条件富裕的同学追求流行和时尚,给少数贫困大学生带来了不少的心理刺激,他们中有些人抵挡不住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诱惑,虽然经济拮据,但又担心被同学瞧不起,盲目追求时髦和相对的“高消费”,加重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个别还带了较严重的后果。此类种种情况给他们的思想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
3、存在着依赖的思想心态
绝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对学校、社会给予的无私援助和帮助非常感激,在激动和报恩的心情中刻苦学习、立志成才,通过自己的加倍努力、自立自强,又能够反馈社会。然而,也有少数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大城市高额的学习、生活费用,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过分依赖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可是自己又不愿意付之努力,认为要想获得奖学金是高不攀的事情,因此不刻苦学习不努力争取。也不愿意参加勤工俭学的工作,认为有损个人形象或占用了学习时间,不积极参加。甚至有个别同学不愿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因为他们不想承担偿还贷款的责任。
4、存在着困顿的思想心态
总体而言,贫困大学生大都很坚强,清楚自己的责任,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生活的磨练让他们比同龄人更加成熟,他们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和拼搏的意义。然而,经济负担的重压形成的心理压力和性格压抑,使他们普遍活得很累,因为经济的贫困,在刻苦学习之余还要忍受着维持生计的煎熬。有些贫困大学生为了筹集学习费用,刻苦学习紧张地情况下还要去打工,学习和勤工助学间形成矛盾,也造成他们思想心态的困顿,经常出现孤僻、怯弱、神经质等心理问题。
三、基于生活园区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及建议
1、以端正思想心态为出发点,积极开展生活园区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思想教育
高校生活园区是大学生们生活集中的地方,对在生活园区的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充满爱心、诚心和细心。也就是说在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方法,对遇到不同的问题要细心分析,当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和生活、学习上的困惑而变得消极、孤僻、自卑时,要以真挚的态度,通过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来化解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消除他们的种种疑虑,保持端正的思想心态。尤其是要教育贫困大学生认识和理解贫困,并可以通过自己现在的努力改变将来的命运,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贫困,把贫困看作是命运的挑战和磨砺,化做激励自己奋斗的动力。在生活园区中,根据不同年级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可以举办自立自强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典型事迹报告会,用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和奋斗经历,让生活园区的贫困大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坚信自己的力量。用信心支持和推动贫困大学生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
2、以慈善爱心屋为支撑点,积极构建生活园区贫困大学生帮困平台
不少学校按照传统帮困思维模式,以现金形式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而忽略了社会实物捐助。目前越来越多上海高校建立了贫困大学生帮困平台——慈善爱心屋,开辟了一条慈善助学的帮困新模式,成为高校资助帮困体系中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在生活园区内设立慈善爱心屋有着诸多的优势:一是生活园区能够为慈善爱心屋提供适合的场所;二是慈善爱心屋设立在生活园区中能及时听到贫困大学生的心声,贴近他们的需要;三是慈善爱心屋设立在生活园区能够方便同学领取所需物质;四是慈善爱心屋设立在生活园区能够有效地开展募捐、义卖等活动,营造园区良好的帮困互助氛围。有的高校在生活园区设立的慈善爱心屋采用了网络物资申领的模式,让贫困大学生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说明自己的情况,表达自己的需求,选取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和学习用品等,由原来的一部分同学到现在学校认定的全部贫困大学生都能得到爱心屋的帮助,取得了贫困大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建立在生活园区的慈善爱心屋对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以心理辅导为立足点,积极加强生活园区贫困大学生精神帮困力度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了解到有少数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为此,作为大学生集中居住地的生活园区,要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园区要在建立大学生心理教育机制的基础上,着力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生活园区开辟相应场所,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生活园区贫困大学生加强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塑造能力的培养。同时,生活园区还要积极针对贫困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谈心服务和心理指导,通过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增强心理防卫能力。利用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客观的评价自我,恢复自信。
4、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切入点,积极引导生活园区贫困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
生活园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贫困大学生营造和谐关爱的文化氛围。一方面生活园区可以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贫困大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进认识,锻炼沟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并从实践中领悟和反思自身的不足,从而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最终实现对其能力培养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还要定期组织贫困大学生参与校园内外的慈善公益活动,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反哺社会,树立“回报社会,奉献他人”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在接受各种援助的同时,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上海大学在生活园区开展的“四感”活动,就是充分利用生活园区的教育资源,让贫困大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主动帮助他人,获得了更广泛的人际交往和尊重,满足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