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沙龙
自我国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以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导致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逐年增多的态势。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不让一个困难学生失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
在上海,近年来随着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一些高校在做好传统的助学金、补助金、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等帮困工作之外,也寻求开展慈善助学的途径,摸索慈善助学的方法。慈善工作站进社区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帮困形式,如华师大、上大、同济、复旦等高校也已经把慈善工作站搬进了校园。
社区的帮困工作有社区的特色,高校的慈善助学也需要有高校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高校慈善工作站的问题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从高校的角度去研究问题,根据高校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慈善助学育人模式。我们觉得,在慈善工作的捐赠流程、捐赠对象选择、物资分配与管理、人文帮困、慈善理论研究五个方面,对于高校来说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和发展余地。
第一,以慈善工作站为依托,进行募捐工作的人性化探索
开展慈善助困工作,须得依靠有效的物资来源。在高校中开展慈善捐赠工作,群众基础比较好,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职工素质都比较高,乐于从事慈善捐赠,此外,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通常也比较乐于向高校进行捐赠。
面对众多热情的捐赠者,高校的捐赠接受工作应该尽可能的人性化。许多热心人士做善事是不求回报的,但是作为慈善工作站,要尽可能让捐赠者感到受到尊重。例如企业捐赠数额比较大的,我们可以在工作站内为其设置专柜,让所有来到工作站的人都能看见企业的道德成就;有些捐赠者希望在特定的事情上帮助特定的学生,我们就可以树一颗许愿树,让学生把愿望写在树叶上,比如希望一台电子字典、一点自行车,有善心的人看到愿望帮助了学生,我们会把帮助者的名字一起写到树上去。再如附近社区居民想捐赠衣物,高校慈善工作站可以以众多的学生义工志愿者队伍为后盾上门收取,群众想到我们的学子,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方便群众。
第二,以学生资助系统为依托,进行发放对象选择的合理化探索
在华师大爱心屋兴建之初,我们的发放的学生都是根据院系辅导员的推荐,因为辅导员是最了解自己学生、最爱护自己学生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个辅导员都会尽可能地把推荐学生描绘得非常困难,送上来的每份学生材料,都是“特别”困难,希望我们能多多帮助。
我们非常理解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爱护,不过同时我们也希望工作站能够直接掌握学生的一些具体情况。所以我们今年建立了一个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上,校内的每一位学生资助工作者都能查阅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人均月收入、学生所获得的奖助学金、社会资助、参加勤工助学情况。这样我们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额度的帮助,例如受到过其它社会资助的学生,我们适当降低帮助标准,没有受过其它资助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多帮助一点,甚至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第三,以慈善超市为依托,进行物资发放、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探索
在目前的慈善物资的分配过程中,上海的几所高校都是以慈善超市为依托,以用类似超市的模式进行经营。在实践中,学校把虚拟领用券(卡)通过院系发放到困难学生的手中,学生可以以券(卡)代币在超市中领用自己的需要的东西。在这种方式的操作下,较受学生欢迎的物品会被领用较快。对于一些不适合高校,学生领用较少的物资,则由工作站通过上级慈善机构转给需要的地方,在最大程度上做到物尽其用、物取所需。
慈善超市物资众多,管理并非易事。为此我们开发了慈善超市的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整合慈善物资捐赠登记、领用登记和库存管理功能,时时记录物资进出的动态信息,提高慈善物资的管理效率。其中的领用系统记录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领用情况,能够显示不同时期内学生对于不同物资需求的情况,而库存系统则记录物资的种类、数量、出库入库实践,特别是具有物资不足以及商品保质期预警的功能,提高了物资发放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第四,以“互动学习中心”为依托,进行人文帮困工作的探研
前面的三点都是讲帮困,开展高校慈善助学工作,帮困是眼前的目的,育人才是最终的目标。让困难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对于不少贫困学生而言,广义上的社会资源较少,没有财力负担额外的外语计算机进修,也少有机会托门路走关系进入比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实践实习,所以他们更需要职业设计能力、社交公关能力的锻炼,需要学会在心理上战胜困难,找回失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最近华师大慈善爱心屋就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IBM(中国)公司开展设立了慈善爱心屋互动学习中心。“互动中心”以“人文帮困”理念为指引的一系列助学计划,旨在打造一个综合教育引导、互动交流、网络多元化体验、效能系统评估的新型助学运作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互动学习、网络沟通、技能培训、管理知识图书借阅、公益类社团风采展示、企业勤工助学(实习)岗位招募等诸多服务,从而提高贫困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第五,以“感恩”教育为依托,进行慈善理论工作的探研
感恩意识也使我们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感恩并不只是对个人的感恩戴德,而是广义上的对于社会的回报。我们通常希望受助的学生能够通过受助,能够形成回报社会的意识与实践。回报社会的实践是目前高校做的比较多的,如组织受助学生从事免费家教、与社区孤寡老人结对等等,取得的效果都不错。但是作为慈善助学的受助者而言,更有必要培养大学生的慈善理念。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引导大学生向高层次上发展。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更何况我们受助的大学生群体。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就难以体现出高校慈善助学工作的特色。高校是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慈善在我国的起步年数并不长久,慈善在高校中的运作更是不够成熟,我们对于慈善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研究资源和研究能力,如果在高校中能够设立面向慈善研究的科研资金,鼓励受助学生参与到慈善研究之中去,将会有很好的效果。作为受助者的学生,从其自身出发,能够对慈善的作用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他也是慈善制度的参与者,能够从一线的角度对慈善工作的流程有着自己的感受,从而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慈善的研究,是培养学生慈善理念的最好的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