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
由解放日报和市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捐点压岁钱资助小伙伴”活动,2月26日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大楼大堂举行。来自本市各区的捐赠者络绎不绝,累计捐款60802.8元。解放日报与市慈善基金会决定,以这笔捐款为起点,共同设立“手拉手小伙伴助学基金”,长期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以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大年初三,解放日报曾刊登了大同中学高一学生徐龙,年初一第一个赶到市慈善基金会,捐出自己数年积攒的压岁钱2500元,要求资助本市一位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学生,同时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捐点压岁钱资助小伙伴”的倡议。
文章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大同中学和立达中学全体学生响应团委、学生会的号召纷纷慷慨解囊,共捐款46688.4元。昨天由学生代表送到报社。
2月26日早晨9点不到,家住郊区的锦绣园中学高三学生顾子全转了几路车,第一个赶到本报大堂等候捐款,他代表高三班级的同学捐上321元。此后,该校各年级、各班级派出的十几位学生代表陆续来到报社,分别捐款300多元到800多元不等。原来,该校学生会、团委作了发动,几乎每个同学都热烈响应。
风华初级中学大队部在开学典礼上动员全校各中队积极响应倡议。昨天,20多位学生代表穿着整齐的校服来到报社大堂,捐款3238.5元。同学们开心地说:“数目虽然不大,却是我们的一番心意,希望用我们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宝山区罗泾中学的薄文雅同学家境贫困,5年来一直接受一对美国夫妇的资助。心存感激的文雅得知“捐点压岁钱”的消息后,特意专程赶来捐上300元美国夫妇给她的压岁钱。文雅说,“别人帮助我,我也要帮助别人。”
捐赠者中年龄最小的是才8个月大、抱在妈妈怀里的林志霭小朋友。他母亲看了本报报道后,决定代表儿子把500元压岁钱捐出来,让生活困难的哥哥姐姐们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捐赠者中年龄最大的是退休残疾人陈群。他平时热心慈善活动,经常帮助、资助街道内的一些困难家庭。2月26日他赶来捐款500元后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让小朋友从小就培养善良之心、爱人之心,长大后才会更好地回报家人、回报社会,所以,他这个大朋友要用实际行动支持小朋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