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慈善
创新,该词无处不在,现已不再那么热门,其意义亦大部尽失。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多数非营利组织领袖认为,要推进其使命,须施展想象力,创造出解决棘手社会挑战的新办法。
最近,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襄助下,布里吉斯潘集团(The Bridgespan Group)就组织创新能力之问题,抽样调查了145个非营利组织负责人,我们将创新定义为一种与惯常行为或大或小的决裂,并产生重大的、积极的社会影响力的行为。对该集团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创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对于80%有志创新者来说,创新乃势在必行。
问题是,仅有40%的预期创新者认为,其组织已未雨绸缪。这一落差令我们颇为忧虑,因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如果他们想不出应对社会部门各种挑战的新办法——如改善境况危险的中学生学业成绩,提高非洲农民的作物产量,或者大幅度降低全球范围因痢疾引发的幼儿死亡数量——他们就无法获得孜孜以求的巨大影响力。
如果创新未获足够关注,这些面临瞬息万变环境的组织,很可能会事倍功半,心理落差亦会加剧。约一半被调查者认为,其组织遭受了规制或政策变更的冲击。(我们这项实地调查是在特朗普政府的财政预算出台前开展的。)许多非营利组织正面临来自其他社会部门组织对资金、人才和影响力的日益剧烈的竞争。
据我们调查,大多数非营利组织明白,以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服务是不够的。但不幸的是,大多数组织还是努力期待着出现与众不同的服务提供或路径的新机遇,从而可以扩大其运作范围及影响力。或许,这毋庸奇怪,偏离常规——寻求新原理、拥抱非正统思维,以及从富有启发性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是困难的。犹如营利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同行,对于非营利组织领袖来说,真正与现状决裂往往会经历一场危机。
对于未雨绸缪、创新有效的非营利组织来说,其答案大致为采取一种持续的、目的明确的方法。尽管我们倾向于赞美“英雄般的”CEO和企业家,但创新鲜见是天才孤注一掷的行为或神来之笔。就大多数组织而言,为了填补创新与抱负之间的鸿沟,需要进行系统的探索、实验和试错,并随着时间推移而学会兼收并蓄。创新既非魔术,亦非神秘之物;高绩效非营利组织的经验证明,组织可以有意识地培育创新能力。
培育创新能力的6大要素
在持续创新方面出类拔萃的组织可能看上去大相径庭。它们可以运作于不同的领域,或者提供截然不同的服务;它们的资产和能力可能有天壤之别。然而,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了具有高创新能力的非营利组织所共同具备的6大要素:
1、 催化型领导力,它赋予员工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2、 好奇文化,该类组织的员工不囿于日常职责,喜欢质疑既有假定,并富有建设性地挑战彼此的思维方式及现状;
3、 多样化团队,该类组织拥有不同背景、经历、见地和能力的多样化团队——这些是促进一个组织产生突破性思想的原料;
4、 开放性边界,各种信息和见地通过外部的声音(包括受益对象)进入组织内,并贯穿整个组织;
5、 思想路径,为发现、检验,并将那些富有前途的想法转换为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架构和流程;
6、 各种资源俱备,拥有支撑创新工作不可或缺的资金、时间、训练和工具。
一般而言,认为自己符合或超越创新志向的被调查者会自述,在这6大要素方面,做得比无这些要素者更好。尽管调查结果依据的是样本量偏小的社会部门负责人的自述数据,却显示组织能力6要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着强相关。这一相关性与我们对20多位顶尖专家和实务工作者访谈中所了解的,以及从有关哪些因素驱动组织创新的学术及专业文献综述中所了解的是一致的。(待续)
本文撰稿人:
Nidhi Sahni和Laura Lanzerotti,布里吉斯潘集团伙伴
Amira Bliss洛克菲勒基金会高管
Daniel Pike布里吉斯潘集团案例团队负责人
译自https://ssir.org/articles/entry/is_your_nonprofit_built_for_sustained_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