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慈善
座落于大阪湾畔的神户,缘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日本自古以来对外交通的联络要津。从平安时代开始对宋贸易,成为日本与中国交流的枢纽,乃至于1868 年对西方国家开港,转而化身为日本接触西方的新起点,东西洋文化于此交错融合,让这座城市在古典和风中平添许多异国气息。
而在二次大战时期,神户并未遭遇严重的空袭,有不少二战之前建造的木构建筑保存下来,街廓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搭配传统的砖瓦房屋,让许多街区都留有昭和初期的风情。狭小弯曲的巷弄与栉比鳞次的木造民居,成为神户的一大特色,却也因为这些特点,在1995 年的阪神淡路震灾中造成救援困难,引发不断蔓延的火灾,导致大规模的财物损失与人员伤亡。
这样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是如何走过震灾期间的种种考验,汲取教训后复原重建,营造出令市民安居的生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了位于神户市南端的长田区,在曾经主持过阪神淡路地震重建工程的垂水英司先生引介之下,造访目前负责野田北部地区协议会事务的河合节二先生。
野田北部地区协议会的河合节二先生解说小区在震灾发生后的情况。
小区间的居民群体意识
神户市的长田区属于密集住宅区,各家户的房屋紧邻,住宅空间也不大,所以居民之间往来相当频繁。河合先生打趣地说,当时邻里间的关系已经是处于一种「再多就不行了」的紧密状态。加上地震发生的时间为清晨5 点多,多数人都还在家中尚未出门,因此可以比较容易断定家中成员是否都平安、左右邻居还有没有人受困尚未救出。
对照神户市此次震灾的资料,遭逢建筑物倒塌而受困的民众里,大约有1 千9 百人是由消防队等救援,而由邻近居民救助的民众则有1 万6 千人。河合先生解释说,日本人是很注重群体的社会,加上邻里关系往来密切,一旦发生灾害的时候,左右邻居一定会伸出援手。
他也举2016 年的熊本地震为例,当时有很多的学生牺牲,是因为没有掌握到外地学生的资料,在救灾的时候无从得知有哪些人还受困没有救出、要去哪边寻找这些外地学生等等,「一定要让大家知道你(住)在这边,这是最重要的防灾工作。」
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公共参与
在野田北部地区,有高达95% 的房屋因为地震或火灾而毁损,因此后续的重建也就分外重要且急迫。然而政府未曾考虑到原先土地、建筑物的产权关系,就迅速地清除掉所有的瓦砾与废弃物,使民众产生不少疑虑。
河合先生回忆道,当时隔壁的小区,就因为居民们对于个人产权较为保护,不愿意和政府或相关单位进行协议,反而使重建工作难以开展;而野田北部小区居民的共识是希望能尽快开始重建,因此对于土地权份以及重划的工作抱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希望能够早日达成协议,也引入建筑法规,让重建后的街区市容能够整齐而一致。
而在这段重建的期间,政府也安排学者专家担负起顾问的角色,和协议会配合,一同规划并推展重建工作。
「嘴巴说说当然很简单,好像只要依照那个条例赶快把它做好就行了,可是真的执行的时候,你必须要得到这边所有住民的同意。为了达到共识,就必须不停地去开一些集会说明,让他们知道、取得认同,所以其实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跟精力。」加上旧市区中原先有许多违章建筑,同样面临居住与财产权的问题,协调工作也就格外辛苦。
左图为现今小区的街景,对照右图地震前居民们各自占用的情景,巷道显得开阔许多。
以小区内部的巷弄为例,在地震发生前,原本的巷道宽度大约是3 公尺,加上居民们习惯在自宅前种植花木,摆放盆栽等作为装饰,巷弄也就更形狭窄,不仅造成安全与空间上的不便,视觉上也有杂乱无章的感觉。
因此在规划重建时,协议会便与居民达成共识,各个家户都让出了50 公分的空间做为道路,再将大门与围篱往后撤退50 公分,并要求住户们不能在路边摆放或堆置私人物品,让巷道变得清爽开阔许多。在土地产权的争议尚未落定前,先将道路的部分构筑出来,不仅让街区的外观看起来整齐、具一致性,也有利于推动后续的重建进行。
小区内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步行街道的铺设与美化工作。小区范围内共有28 条巷道划为步行区,地砖上装饰着各自的代表花卉,然而完成的时间却从2000 年横跨到2007 年。河合先生解释,这些巷道的铺设工作,是由这一段的居民全体同意之后才会进行,假若没有取得所有人的共识,铺设的顺序就会越来越往后。
这在我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也说明了在小区事务中,民众的参与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或许也是藉由这样的安排,让居民更加有公共事务的意识吧!
而在神户市内,也透过土地重划、住宅地区改良计划及密集街区整建促进计划等等方式,试图改善旧城区中房屋街道过于密集的状况,并针对震灾中造成严重损害的因素,提出重建时的规定与要求。如提升住宅的耐火性、以提高防灾力为目标进行新的区域规划等等,以及在城市街区整建计划中,建立以街区居民为主体的支持体系。让防灾成为城市规划中的考虑重点,也特别凸显出民众在防灾体系中的重要角色。
野田北部地区内步行街图,左侧也标识出每一条巷道的代表花卉与完成的时间。
灾后日本社会中,自助、共助与公助的角色
对于日本社会来说,阪神淡路地震包含有许多重要的意义。由于初期政府对于救灾的整合投入不够迅速,救援行动倚仗地区内居民的互助;加上重建时期全国各地的志工团体纷纷投入复原工程,因此阪神淡路地震被认为是日本的「志工元年」。
在此之前,日本社会对于「市民社会」(Shimin Sakai,英译作Civil Society)的认识,几乎是全然的政治想象,多半会被解读为西方自由主义影响下的政治思想,亦或是二战后左派知识分子倡议的社会主义政治模式。
然而在震灾的救援与重建过程中,志工团体与非政府组织(NPO)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使得日本社会开始广泛重视志工与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新兴的自治意识和更强的小区团结意识,也让社会大众对于「市民社会」有了不同层面的定义跟想象,延伸出更加贴近现代「公民社会」的意涵。
在大型灾害发生时,政府与外界的援助或许无法及时到达灾区,此时地区内部的防灾力就显得至关重要。有鉴于在震灾的受害者之中,高龄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神户市从1997 年开始,便将防灾减灾教育与长者的福利活动相结合,并以市内的中小学为核心划分区域,由其中的各种民间协会、组织通力合作,市政府则提供小额资助,进行防灾与减灾的培训活动。
居民与专业救灾人员一同编制小区安全地图,也学习遇到灾难发生时,除了自保之外,还能如何援助长者或残疾人士等有特殊需求的人。
日本政府在平成14 年(2002)版的白皮书中,就加入了个人与居家日常的防灾准备工作,以「自己守卫自己」为基础,进行对于灾难的准备工作,如加强住宅抗震、准备急难物资、参与防灾训练等等。
从居民保护自身安危的「自助」,进而到小区邻里、社会内相互支持的「共助」,以及政府与公共团体提供的「公助」,3 者间有不同地方的分工与职责,也申明了每个人都应该有直接面对灾害的准备。而居民、组织所共同生活的城市空间,也仰赖软件与硬件的改造,由市民共同参与,构筑起具有社会连带、能共同抵御灾害的城市。
人与防灾未来中心内,列出防灾与重建工作中自助、共助、公助的重要性。
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
参观神户海滨的「人与防灾未来中心」(人と防灾未来センター)时,该中心高级研究员小林郁雄老师向我们介绍,这里不但展示了阪神淡路地震的纪录与数据,每年春秋两季,日本国内的专家学者也聚集于此,交流各种关于防灾的新消息与想法;遇到灾变时,此处的防灾设计也能提供空间,作为救灾的指挥应变中心。
而在野田北部地区的大国公园,在震灾中被火灾波及烧焦的树木,剥除外部熏黑的部分后,至今仍然屹立在公园中。公园内的广场也展示许多旧照片,呈现震灾前的街区样貌,以及地震时房屋倾倒的受灾程度,为当年的事件留下记录。
「其实我们有考虑过,因为时间都过这么久了,有人提起说是不是该把它撤掉,可是我们很不希望这么惨痛的经验就完全风化掉,让大家都忘记也不见得是好事,所以我们还是保存原来的想法,把照片放在这边,当时受到一些影响的街灯,也都保留在这边,让大家可以看到曾经有这样的事。」河合先生这么解释。
尽管阪神淡路震灾已经过了20 多年,位于大陆与海洋之间的岛国依旧面临许多灾害的考验与威胁,且以过往的经验为鉴,不敢有一丝轻慢。
能让人们具备防灾意识、降低灾害风险的,并非是过往遭受灾难的经验,而是小区与家庭内的教育,鼓励民众不断进行防灾工作。
然而随着安稳无灾的时日渐久,个人对于灾害的防备心可能也会逐渐下降。或许在小区工作中,也应该持续提醒小区内的居民保持防灾意识、协助规划防灾的对策,做好随时应变的准备。不仅对于未来可能降临的风险具备警觉心,也带领大家思考,在面对极端气候日增的情况下,发展出和大自然共存与共生的韧性,找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任真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