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慈善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透明度高、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天然满足公益领域的需求;而区块链技术在公益领域应用的最大特性在于重构信任机制。公益组织可将从善款筹集、项目进展,到善款使用、受助人反馈等全流程信息存放在公开的区块链上,方便捐赠人及公众查看。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区块链在公益领域的应用案例,展示国内外公益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情况,并且简单地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公益领域进一步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的基本信息
从本质上看,区块链是一种利用块链状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加密,利用智能合约来操作的数据基础设施1;其关键特征主要有去中心化、加密、智能合约。
1. 去中心化
在区块链系统中,交易一经确认会即时向全网进行广播,每一个节点都将收到的交易信息同步记录在账本上,简化了信息更新的流程,从而降低慈善机构的运营成本。同时,由于各节点拥有全量的账本数据,交易数据实现多节点背书,因此可以对交易进行追溯,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对于捐赠人来说,可清楚明白地查询善款的流向。另外,由于篡改交易数据的成本非常大,分布式数据存储不可篡改的特性也增强了数据可信度2,从而也提高了平台的公信力。
2. 加密
区块链技术一般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通常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使用两个非对称的密码,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用其中一个密钥(公钥或私钥)加密信息后,只有另一个对应的密钥才能解开;公钥可向其他人公开,私钥则保密,且私钥无法由公钥推算得出。这种非对称加密的方式可以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也能验证用户身份。
3.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由区块链内的多个用户共同参与制定,可用于用户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协议中明确了各交易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编制程序来规定合约触发自动执行的条件。上传到区块链后,智能合约可以通过代码合约实现对公益项目的直接控制,根据程序设定的条件使用善款或执行项目,不仅保证了善款专款专用,也提升了项目的真实性、可信性,还使得项目执行可追踪,提升了慈善机构的公信力。
区块链技术在公益领域的应用场景
在公益领域中,通过使用分布式账本来跟踪捐赠信息,使用加密货币来转移资金以及使用智能合同来确保每笔捐赠款项都合理花费。具体的应用场景主要有四个:慈善捐赠、信息追溯和记账、增信与凭证发行、信息共享。
应用一:慈善捐赠
捐赠人可以通过购买区块链平台发行的加密货币,向平台上的慈善机构进行捐赠;同时平台也可以接受其他加密货币捐赠。
1. 壹基金为雅安地震接受比特币捐赠
2013年4月,壹基金工作人员在微博上公布了比特币的捐赠地址,通过线上募集比特币再变现的方式在为雅安地震筹集善款。截至4月25日,据工作人员透露,壹基金已获得超过233Btc(按照当时汇率,价值超过20万元人民币)。由此,壹基金成为中国第一个接受比特币捐赠的基金会。
2. AidChain通过发行Aidcoin支持慈善机构筹款
Aidchain是一个由意大利拍卖平台CharityStars创建的,基于以太坊区块链,为慈善机构提供服务支持的交易平台。通过将主要加密货币兑换成平台发行的AidCoin的方式,慈善机构可以在单个钱包内管理所有接收到的捐款,在方便存储和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善款的可靠使用。目前,平台已为Alice for Children孤儿院、the Liberation Institute等非营利机构提供筹款服务。
区块链技术在慈善捐赠场景下的优势:对捐赠人来说,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捐赠较传统捐赠方式更为方便和安全,不必担心善款被挪用,也无需质疑接受捐赠机构的可靠性;通过区块链技术,捐赠可以在公开特定信息的同时实现匿名捐赠;同时也可不经过银行和金融机构,实现点对点的捐赠。对慈善机构来说,扩大接受捐赠的渠道可以吸引更多的捐赠人参与,同时绕开区域和政策性捐款限制,极大地拓宽了潜在捐助者的范围。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可以减少接受善款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时间等筹款成本,提高捐赠的效率。
应用二:信息追溯和记账
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的特点,天然具有记账和信息追溯的功能。在公益领域,对慈善捐赠进行记录和追溯成为其最主要的应用之一。
1. 京东公益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物资追溯
2017年9月,作为全国首例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物资公益捐赠流程追溯的尝试,由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发起的“守梦天使寻找之旅”公益项目在京东公益物爱相连平台正式上线。通过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的结合,实现捐赠物资的全程流转信息上链,保证物资流转信息的透明可追溯,大大改善了网上捐赠者的用户体验。
2. 蚂蚁区块链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捐赠善款追溯
2016年7月,蚂蚁区块链公益正式上线,“让听障儿童重获新声”成为试水项目。2017年3月,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全面引入区块链技术,所有捐赠数据上链。截至2018年1月,被区块链技术记录的捐赠信息,已涵盖2100万用户向831个公益项目捐款的3.67亿元,捐赠人次达到2.2亿。捐赠人可在蚂蚁区块链公益平台上随时查询项目筹款情况及善款使用情况。
3. BitGive 慈善基金会搭建捐赠平台
创立于2013年,BitGive是全球首家致力于推进加密货币捐赠及区块链相关技术在公益领域应用的慈善基金会。2016年12月,平台宣布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开募捐平台GiveTrack。捐赠人可实时在平台上追踪善款的使用情况,公众也可在平台上查看善款来源和善款使用信息。
区块链技术在信息追溯场景下的优势:在资金捐赠方面,由于捐赠款项本质上具备金融属性,天然满足区块链数据化的要求,所以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可以有效解决慈善捐赠中善款追溯的问题,保证善款使用的公开透明;在物资捐赠方面,配合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线下捐赠物资的数据化和可追溯化也变得更加简单。
应用三:增信与凭证发行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不可篡改的数字化证明,从而建立全新的信用认证机制,提升公益领域的管理水平。
1. 成都青年志愿服务区块链联盟发行志愿服务证书
2018年4月,成都青年志愿服务区块链联盟成立并发出了全国首张青年志愿服务区块链证书。作为全国首个群团组织区块链联盟,该系统可以记录志愿者活动记录、服务时长、公益积分等数据,并生成唯一、真实的志愿服务区块链证书,为今后志愿者的认证和管理夯实了技术基础。
2. Amply数字身份系统为各方提供信用背书
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基金会创新基金投资的区块链数字身份系统Ampl平台,通过记录南非儿童的基本情况、教育经历等信息,为他们提供可信的电子身份验证,从而使政府、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能够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也消除了欺诈的可能;通过使用智能合约进行自动支付,也确保了服务提供商能够即时收到款项。同时,政府和捐赠方也能通过该系统查询提供服务和使用款项的真实情况。
区块链技术在增信场景下的优势: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存储机制确保没有一个机构可以任意篡改数据,提升了信息的可信度,也为身份信息和其他证明凭证提供了信用背书。同时,也能够帮助各相关方在不依赖中心机构的情况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真实性、原始性进行验证;由于验证所需的数据在所有业务发生时即完成了同步,因此对数据的验证环节能够实现完全在验证部门本地完成,从而提高验证效率。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机制,也让凭证验证和管理更加容易。
应用四:信息共享
区块链技术保持各个节点数据一致的共识机制和开放的特性,天然带有信息即时共享功能,可降低信息系统运营成本、减少信息共享负担。
1. 腾讯可信区块链搭建“公益寻人链”
2017年10月,腾讯可信区块链研究院正式推出“公益寻人链”平台。腾讯可信区块链通过区块链技术,同时链入全球PFIF寻人协议和我国多家寻人机构与平台,搭建起信息能够实时沟通的“公益寻人链”。通过使用“公益寻人链”,公益慈善机构可以完成数据的分享,使各个机构更高效的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各个寻人机构依然能够保持各自独立的筛选机制和自主性。
2. 区块链技术帮助政府实时信息共享
2017年8月,伊利诺伊州政府与Hashed Healthcare公司合作开展了一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管理试点项目。政府各部门通过部署本地化的区块链节点,能够快速实现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与业务系统数据的同步,而无需向中心数据服务器进行上传和下载。这一项目既减少了政府与其他相关方的工作量,也通过加密算法保护了数据隐私,同时也降低了数据共享和维护的成本。
区块链技术在信息共享场景下的优势: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更快、更低成本的做到实时共享有效信息。同时明确链上成员各自权限,避免冗余信息,彻底解决信息重复报送问题。
区块链应用面临挑战
区块链在公益领域已经有慈善捐赠、信息追溯和记账、增信与凭证发行、以及信息共享等应用场景。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深入应用于公益领域还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1. 加密货币价值波动
加密货币的价格有极端的波动性,而币值的剧烈变化会严重影响通过加密货币进行的慈善捐赠规模的判断。对慈善机构来说,剧烈变化的捐赠影响到慈善机构财务核算工作以及项目预算,进而影响机构开展活动的能力。在捐赠人方面,由于币值的不确定性,在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时也会遭遇一定困难。
2. 信息上链前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链上的信息不可篡改,但在不具有数据封闭性的应用场景中,区块链作为数据的底层存储系统,对信息上链之前的真伪和权属无法判断。而一旦上链不可更改的特性,对上链前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可能会提高机构信息核实的成本。因此,对于区块链而言,只有数据封闭的应用,才能真正发挥出区块链的能力。
3. 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
缺乏具体的法律规范是区块链应用落地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性,目前各国法律系统对区块链技术的监管还处在探索和考察阶段,对其能否在公益领域应用、如何应用、都尚未形成具体的规范。在没有相应立法配套的情况下,智能合约签订中使用的算法如何与现有的法律系统相协调也成为区块链技术全面应用于公益领域的一大挑战。若不被法律认可,则智能合约也将缺少法律追索权,合约双方权益也就无法得到法律保障。
4. 去中心化与权威中心力量监管需求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性质导致链上交易行为的监管成为一大挑战。由于当前区块链监管格局混乱甚至缺失,很难寻找权威机构帮助解决,纠纷调解变得非常复杂。(任真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