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慈善
社会投资正临近生存的关键节点,作为一种把握新的财务回报来源和造福社会的创新方法,其生存取决于其保持诚实、有效和便利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社会投资和慈善继续遵守最新的税收规则和法规。
作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领域,社会投资受到了各种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的审查。从采用私人部门方法来扩大活动范围的慈善组织和社会企业,到寻求真正的影响力和可持续财务回报的捐赠人和投资人,以及掌握税收优惠决定权的税务部门。
从其他严加监管和审查的部门,如传统的市场投资借鉴的最佳实践,可以提供给财富顾问有用的工具,来驾驭监管的压力、开启机遇,从而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影响力最大化的雄心大志。
保持诚实——向传统投资学习
影响力投资必须被看做诚实的实践,拥有解决社会问题根源的善意,而不是盲目冒险,或者为“洗绿”(green-washing)的影响力所绑架。
诚实不是始终与传统投资相关联的一种特征。然而,有关潜在投资的详尽的非财务尽职调查报告,代表着一种对传统投资的伦理态度,以及近年来针对财务领域的监管压力。1月3日出台的等待已久的《金融工具市场指导意见》(II)是这种态度的明证,对于投资于透明度和法治程度可能较低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的经济体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详尽的尽职调查有助于确保,一项投资不会处于未披露的风险中,因而这些资金会被用于有利于投资最大化的经济、政治背景下的明确目的。在私募基金中,人们非常频繁地听到,对一个投资者最重要的信息是:(1)关键人物的参与——他们骄人业绩的记录?他们是否值得信赖? (2)这项投资发生的环境——这项赚钱的业务是基于某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还是只是基于潜在不可持续的一系列个人关系和政治关系?潜在的风险是什么?
在社会投资和慈善中,详尽的非财务尽职调查可以回答这个同样重要的问题,但也可以用来分析“影响力个案”:一个项目的预期结果是否能达成和可持续?主要行动者是否留下成功的记录?是否存在什么阻碍该项投资获得预期结果的环境因素(如现有的法规或政治变动)?
为了破除有关尽职调查报告的一些神话:这份报告可能是内部报告,也可能是外部报告;成本不一定高;它也不一定由长期的、不惨水分的报告所构成;它也不仅仅标出“危险信号”,以阻止投资。尽职调查可以正面用来帮助确定合适的合作伙伴、项目和战略,以把握“危险信号”、降低风险,甚至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也能应对自如。
靠谱的尽职调查不仅体现了投资者的慎重,税务部门也日益需要那些自称是慈善捐赠和影响力投资的基金拿出适当管理的证据。随着针对慈善和社会投资的税收激励的增加(如英国出台的《社会投资税收减免》计划),政府部门可能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对慈善捐赠或社会投资的受益人,以及基金的最终使用情况展开“相关的和成比例的”尽职调查。由于最近有关高净值个体纳税情况的丑闻,对捐赠人建议基金的批评,以及断言慈善捐赠资助了英国和国外的极端主义,反而使情况恶化了。(待续)
译自Philanthropy Impact Magazine: 18 – WINTER 2018 www.philanthropy-impact.org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