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慈善
社会部门从脱胎于感恩节后的全球捐创新网络学到许多东西。
社会部门长期来面临着同样的基本挑战:对资金来源的不懈追逐、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努力维系基本的组织运作,以及在公共领域的自我游说。尽管社会部门拥有善意和强烈的使命感,但社会部门的领袖依然抱怨在面对上述挑战时,协作和创新的层次太低。 据布里吉斯潘集团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展的2017抽样调查发现,虽然80%的非营利组织领袖同意,创新是“当务之急”,但其中只有40%的领袖认为其组织真正致力于创新。所有这些问题威胁到了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7年,我一直是“周二捐”捐赠运动的领袖之一。作为感恩节假期后的两个日子——黑色星期五和周一网络促销日——所创立的家喻户晓的捐赠日,周二捐现在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整年的活动,该活动推动了美国每年亿万美元的捐赠,并扩展到世界各大州数十个国家。通过这一运作,我亲眼目睹了全球社会部门的领袖如何回应我们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他们所树立的榜样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所需要作出的改变。
“周二捐”作为一种学习实验,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因为它是一种适用于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需求的可塑创意。它不仅仅是一个劝募日,尽管它为非营利组织募集了大量资金。它是一种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在这场活动中,各种思想和资源得以形成和共享,作为健康的民间社会之基石的慷慨文化得以茁壮成长。
网络的力量
“周二捐”2012年创立于92街的Y机构,一家颇负盛名的纽约文化机构(没有任何创立社交媒体的历史)。当时,推特刚刚起步;#MeToo(我也遭受了性骚扰)和#NeverAgain(不再重演)等还在数年之外。一开始,“周二捐”是回应一系列公开问题的一次实验:社交媒体能否用来传播慷慨,使捐赠迅速扩散?它能否改变文化规范和捐赠行为?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周二捐”在社会部门和公共部门掀起了一波热潮。在第一年,线上捐赠了1000万,2500家非营利组织为此签了约。在美国,线上捐赠的美元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2017年线上捐赠超过了3亿美元,只是花了24小时。
此外,我们可以确信,这些数量是低估的,因为线上捐赠约占全部捐赠的10%,这些美元数量只是约150家捐赠平台中的部分平台的合计数。在“周二捐”的捐赠人中,大约75%是原有的捐赠人,25%是新的捐赠人,这说明周二既吸引了原有的捐赠人,又吸引了新的、感兴趣的捐赠人。
“周二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美国,有100多个社区开展了募捐活动,从伊利诺斯州和纽约州,到阿拉斯加的贝瑟尔和缅因州的布斯湾等小镇。或许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传播到了整个世界,46个国家开展了正式的募捐活动,数十个国家开展了非正式的募捐活动。作为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联盟、捐赠平台、营销公司、劝募联合会和社区基金会之代表,这些募捐活动的领袖来自全球的各个角落,使用的语言超过了20种,并在广泛多样的文化、慈善和历史背景下进行运作。
尽管存在着这种多样性,这些领袖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联系紧密的网络,来应对共同的问题。通过应用软件、电子邮件、面对面创客聚会和集会,他们全年都在就活动所在地区的运作进程、所犯的错误、所汲取的经验教训,以及所发现的最佳实践进行沟通交流。指导该网络的非正式原理是慷慨、透明、幽默、迭代,以及相互强化和激励。他们对传统的非营利组织智慧提出了质疑,他们对停滞不前和重复感到沮丧。捐赠是该网络共同的主题和旨趣,但他们也分享对社会正义和民主价值的更广泛的追求。(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Asha Curran,纽约92街Y的首席创新官,贝尔弗创新暨社会影响力中心主任。
译自《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2018秋季版(英文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