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中国自古就有崇善尚义、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而镇江,得江河之利,作为交通咽喉、漕运重镇,不仅其救生慈善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还孕育了世界最早的水上救生组织,更有甚者,带动我国古代水上救生事业的整体发展。
一、镇江水上救生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南宋乾道年间,镇江知府蔡滉为保障渡运安全,避免渡运小船超载覆溺,在西津渡创设了救生会。其命令建造五艘大型济渡船,各植旗一,分别以“利、涉、大、川、吉”五字为识,且依据渡船大小限额渡客人数。该渡船同时兼任救生职责,“遏有江中遭险船舶,立即救助”。翻阅古籍,我们发现这不仅是首次见诸史籍的官渡兼救生性质的渡船,亦是国际公认成立最早的水上救生组织。而这一慈善义举,历经元、明、清、民国,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元朝延秸元年至泰定年间,镇江路总管段延硅在西津渡新增救生义渡船15只,每船配备1名艄工,水手9名,竖立旗号。
明正统年间,江南巡抚侍郎周忱在镇江建造两只大型济渡救生船,招募水手30余人,驾船济渡救生。为使渡船直抵江岸,方便旅客登船,他还亲率民工修建西津渡石堤30余丈。
民间救生慈善事业也随之涌现。明崇祯年间,士绅李长科、悯风涛自费在玉山下建造“避风馆”,让过往旅客憩息待渡,金山寺僧众继而筹募捐款,建造十只专门拯救落水人员的红船,请“超岸寺僧长镜”负责水上救生事宜,以按所救者乃活人或尸体,分别给予奖赏,利济甚众。
明末清初,金山寺僧和邑中士绅在金山脚下设救生红船数艘。凡有事至此及往来旅客中的官绅,各捐俸禄、资财以供造船或买田置市租,用作救生之费。盐商闵世璋每年租数只渡江船停于金山,由寺僧厚直招募“善驾者”,“遇舟覆则飞桨救之”。为免救生红船力量不足,金山寺僧与当地士绅相约,鼓励附近的渔船参与其中,凡渔船救人得以生还者,酬以一金,死者十分之六为埋葬费,且在京口、瓜洲派各有寺僧负责水上救生事宜。
康熙二十六年,官府仿效民间救生船的成式,建造了十艘护漕救生船,每船募设十名善水舵工水手,分泊于长江南北两岸。在冬春之际,漕船过江的三个月中,每人每月发给工食银一两,漕船遇风,立出救护。
二、镇江一带影响较大的三个救生组织
在水上救生事业于镇江一带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三个影响较大的救生组织:
(一)京口救生会
康熙四十一年,镇江创立历时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民间救生组织——京口救生会。蒋元鼐等义士十八人以“救涉江覆舟者”为己任,“共捐白金若干”,并“力劝邑中输钱”,于西津渡观音阁成立“京口救生会”。
京口救生会立下规矩,对救助船实行论功行赏:对无家可归的被救人员留在会中收养;对有家者则发给路费;遇难而死者,由救生会打捞沉尸置棺装殓。
京口救生会的诸多义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纷纷捐款资助。5年后,救生会购得西津渡韶关晏公庙旧址,建屋三间作为会址。若参加共创救生会的善士辞世,立牌位于楼西祀之。会员公举公正者为救生会会首,具体负责金钱的收支。
乾隆初年,为振兴救生会,京口义士蒋豫召集乐善好施人士商定,救生人员凡于江中救活一人给赏钱1200文,找到浮尸一具奖赏1150文。其后人连续七代苦心经营京口救生会,时间长达140年。
京口救生会的善举也影响到了沿江官府的作为。丹徒县令冯咏十分关注救生,经常在大风天气,亲自乘救助“红船”巡江。康熙四十七年,江苏巡抚奏请皇上建造救生船12艘;乾隆四十三年,城壕又增设8艘。镇江府则征集民船补充。
咸丰战乱后,救生会房屋全毁,船只荡然无存。同治三年,蒋豫后人蒋宝在韶关建造两间房屋作为救生会会所。
(二)焦山救生总局
焦山寺僧一直设有救生船。太平天国之后,由于焦山救生局的章程不妥,规定救活一人给钱800文,捞救一具死尸反倒给钱1200文,导致贪利小人故意将濒危之人溺死,以领赏款。
同治甲子,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听闻此事,十分重视,随即派徐国桢前往焦山接办救生总局事务。徐国桢到任后,赁焦山寺的印心石屋为救生局所,改订章程,力求整顿,杜绝以往救生却又杀生的现象,全活者甚众。后又禀明曾国藩劝募金陵木商、仙女镇六壕口米商,抽集厘缘,补助救生经费,添造船只。
冬令救活人口先换给棉衣,继以姜汤米粥平复,后量给路赀遣归。已死者给棺掩埋,其船只经风浪坏损者代为整治。由于章程周备,舆论翕然,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嗣后,他们逐渐推广救生事业,上自运河口外龙窝以东起,下至江都界三江营双江口止,共设十六艘救生红船,分段巡救,并设丹徒、谏壁、圃山、三江营分局四处,又于龙窝地方与京口救生会合设公所一处,互相稽查,后因经费不敷,减三船,直至民国初年,仍设有十三只救生红船。
(三)瓜镇义渡总局
清朝同治年间,长江镇江段出现了个延续近八十年、兼顾义务渡运和水上救生的救生组织——瓜镇义渡总局。
当时在镇江经商的浙江余姚籍的魏昌寿等人,召集在镇江经商的同乡募捐,准备创设义渡。同治十年,他们禀经常镇道观察沈仲复、镇江府太守赵粹甫批准,在南岸择镇江西津坊小码头基地,建造房屋设立义渡总局,兼筑石码头方便渡船靠泊,造待渡亭,为渡客避风雨驻足之所,并于长江北岸的瓜洲大口、七濠口两处各设立分局。
次年,他们首先建造十艘大号渡船,以四船泊镇江南岸,以四船泊七濠口北岸,又以两船泊瓜洲;以五艘船往来于扬州的瓜洲大口与镇江的西津渡之间,以五船往来七濠口与镇江之间;每船配备熟悉渡航的水手和舵工。戒舟子不得取渡者钱,渡船漆成红色,免费渡客,取名为“义渡红船”。管理义渡船只的机构名为“镇江义渡总局”,地址设镇江西津渡的义渡码头街,另于瓜洲大口、七濠口各设分局管理其事。义渡船兼使救生,其作用与红船相等。“对渡江面遇有危急之船,顺道救护”,“除救生局例赏外,仍由本局按救活人数每人另赏钱壹千文。”如有捞获衣物等件,眼同司事点交原主,无主物件则点数存局招领。
光绪五年,增添大港、三江营义渡;光绪七年续添荷花池义渡;光绪九年又添天福洲夹江各渡,总计瓜镇之间渡船十一号,港营船五号,天福洲、荷花池船四号,共计义渡船二十号。
也正是在镇江涌现的多个救生组织的带动下,到清朝末年,中国的水上救生活动已遍布大江南北,甚至在光绪三十四年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中还将之列入由城镇乡自理的“善举”:“救贫事业、恤嫠、保节、育婴、施衣、放粥、义仓积谷、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救荒、义棺义冢、保存古迹,其它关于本城镇乡善举之事。”
参考文献:
孙之祜.中国古代水上救生组织形式的多样性[J].中国海事,2008(10).
孙之祜.康熙皇帝与中国古代水上救生事业[J].中国海事,2009(11).
西津古渡的述说——绵延千年的古代水上救生事业[J].珠江水运,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