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郑献徵出生于书香世家,两岁丧父,18岁从荣昌县到北京求学,其后参与五四运动,追随孙中山倡导的革命。1925年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到重庆投身教育救囯,曾任重庆联合中学校长、卢作孚兼善中学校长、重庆大学校长。此后从政,他曾担任过四川省建设厅主任秘书长、三台县县长、四川财政处处长、自贡市市长、四川省水利局局长。作为一名传统中国士大夫,郑献徵坚守着知识分子“不降志,不辱身,不避风险”的精神。
1937年,郑献徵任三台县长,短短两年半,他兴修水利工程“郑泽堰”,将乾隆二十六年以来遗留下来的工程完成,泽被至今;他训练乡民,为中国远征军打下基础,成为抗战的重要力量;他支持修建拦截日军飞机的军用机场;他积极安置抗战中内迁的东北大学……他曾说:“唯有全国同胞一致奋起以与日寇为殊死之战争,宁可四万万人完全死绝而万不能投降。盖今日之事处处皆是死路,惟抗战为有生路,与其坐而待亡,固不若拼命一争之为愈也。”
郑献徵到三合县后发现水患对当地危害严重,才到任半月,就提出修堰主张,以保证当地收成,保持抗战后方供应,支援抗战。他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生产自救,在仅仅两年半时间内使三台县由贫困县变成粮仓和抗战模范县,并成为远征军发祥地。他担任四川财政局局长时,两袖清风,秉公执法;担任自贡市长时,保证了抗战前方盐的供应,并做好了群众的安保措施。在郑献徵的努力下,1938年元旦,郑泽堰开工。三台县民众众志成城,一万五千名民工,二千五百名石匠,在日本飞机狂轰滥炸之下,肩挑手凿,艰苦卓绝,最终短短十四个月就修成46.5公里长的“郑泽堰”。郑泽堰修堰工程耗费巨大,共用银五十万六千元,贷款资金四十七万银元,资金出现亏欠就无法完成工程,考虑到战争期间经济困难,郑献徵毅然变卖老家的地产,凑齐了四万多银元使郑泽堰得以继续修建。郑献徵积极有效地筹钱,又联络各路英豪,如黄万里专家、建设厅长何北衡、省主席刘湘等等,最终得以用最快速度完成修堰工程。
1940年郑献徵离任,三台县百姓以“万民伞”相送。郑县长离任时再三吩咐一定要请下一任县长筹集资金在进水口修防洪闸。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七十年间防洪闸一直没有修成。1998年涪江怒涨,郑泽堰由于无防洪大门,十几万亩土地、房屋被洪水扫荡。2010年,郑献徵的女儿郑碧贤,遵循父亲七十年前的遗愿,为三台县郑泽堰修竣防洪闸。期间,她怀着满腔热忱寻找资金,四处碰壁,最终以其不变的执著感动了水利部长陈雷,获得了重修郑泽堰的批示。为了真正实现父亲的遗愿,郑碧君在成都租房,参与到郑泽堰重修的主要过程中,遇到难题就重头学起,亲力亲为,最终防止了资金拐弯,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2010年3月26日,郑泽堰重新通水,距离1939年3月26日郑泽堰通水正好71年。2010年8月13日,四川连降暴雨,涪江怒涨,但郑泽堰新修的防洪闸成功阻挡了来势凶猛的洪水,郑泽堰沿线十几万亩农田、二十万百姓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