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中国节日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姿,其中很多节日的形成与古人的善行有关。汉民族农历正月二十五的“填仓节”就是其中一例。“填仓节”又称“天仓节”。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羊彘肉,客至苦留,毕竟而去,名曰填仓。”传说,填仓节起初是为了纪念一位仓官的善行。传说很久以前,北方连续大旱三年,百姓良田颗粒无收,眼看就要青黄不接,皇帝却不顾百姓死活,强征皇粮。百姓被逼走投无路,路边饿殍渐增。年关将近,百姓却十室九空,千里不闻鸡鸣。一位皇帝的仓官于心不忍,毅然打开了皇仓,将皇粮分给饥肠辘辘的灾民。自知死罪难逃,善良的仓官在热热闹闹的正月的二十五日这一天自焚而死。百姓纷纷感谢这位仓官,为了纪念他,每年这天清晨,百姓用草木灰撒成圆囤形的粮仓,镶上花边,写上吉庆字样,并在囤中撒上五谷,希望填满仓谷拯救仓官。古代的填仓节的很多习俗逐渐消失演变,但是人们对仓官的感念和对五谷丰登的祈愿至今流传。
上海的城隍每年都有“三巡会”的节日。传说,南汇的城陛神是明万历巡盐御史叶永盛。他是万历十七年进士,仕巡盐御史。当时南汇盐场的主官高时夏向盐民高额征税。叶永盛到江南巡视盐政,五次上疏,力陈盐民疾苦,终于感动万历帝朱诩钧。朝廷开始减轻百姓税赋,并严惩了奸官。万历二十九年叶永盛病故。南汇的盐民们追念叶永盛之恩德,开始将他奉祀为南汇城隍。传说,奉贤的城陛神是清代华亭知县周中鋐。他任知县时,乡民称颂他为“青天”。雍正五年秋,周中鋐奉敕浚吴淞江、娄河、筑松江堰,他昼夜视察工作,却不幸以身殉职,百姓口口相传,开始侍奉他为奉贤的城隍神。
传统节日中,虽然一些节日不是因为历史人物的善行而形成,但是在节日内容中蕴含了慈善思想,如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民间又俗称鬼节、施孤、施幽、施食等。关于这个节日,民间普遍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感人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非正常死亡的不幸者,死后灵魂又无所归依,成为“无祀野鬼”。祭厉就是“怜其惨凄。”杜佑《通典》卷五十一载:“后汉建武初,有五祀之祭:门、户、井、灶、中雷也。有司掌之,其祀简于社稷矣。人家祀山神、门、户。山即厉也。鬼有所归,乃不为厉。”也就是说民间祭祀厉鬼,就是为了安福厉鬼,让无所归的厉鬼有所依附。
民间中元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祭祖和祭厉。每到中元节,民间百姓通过各种多姿多彩的活动祭祀孤魂野鬼,如陈设祭品,放焰口、燃河灯或水灯等等。明代福建民俗,“是月之夜,家家具斋,馄饨、楮钱,延巫于市上,祝而散之,以施无祀鬼神,谓之施食。”贺州黄姚镇内三江汇聚,水流湍急,这里溺水的儿童妇女不计其数。镇上居民为了祭祀河神,施度溺水亡灵,每年在七月十四、十五两日,沿河焚香燃烛,在河里燃放“柚子灯”,祭神度鬼。无论是给厉鬼施食,还是放柚子等让照亮厉鬼的回家之路,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对另一个世界的人的终极关怀,体现了儒家“事死如事生”的慈善精神的延续
祭祀厉鬼的习俗在先秦时期就是国家祭典的组成部分。明清时期,州县的厉坛、社稷坛和山川坛并称“三坛”。中国历来重视养生送死,对非正常夭折者的抚恤、祭奠,也是传统仁孝之道。新加坡华文报纸《中元节专辑》著文认为,中元节“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其实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推动慈善事业,倡导孝道,它已超越了种族和宗教信仰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