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曾在其著作中说道:“让爵,让产,散财,振施之事,以汉世为最多。”的确,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和救助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据史料记载,两汉时散财振施绝大多数是士人所为。士人,即读书人或拥有科举功名的人。孔子对“士”有这样的解释:“士志于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即儒家文化要求士人必须善其身,更要其兼善天下,以“仁”为己任。中国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士”居四民之首,是四民当中最活跃的一支。“士”是文化的承受、传播、应用和创新者;同时,他们又转徙于各地,出入于社会上下层,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是社会的脊梁,时代的弄潮儿。
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由诸子之学上升为官学,士大夫逐渐进入朝廷和皇权政治中。由此,士人社会地位上升,得以致力于慈善救助事业。这一时期士人的救助事业主要以宗族救助、赈危救困、周朋恤旧为主。
一、宗族救助
汉代民风尊孝悌、讲仁爱,宗族成员之间讲求吉庆相贺,“生相亲爱,死相哀痛”。在此民风影响下,士大夫往往以救助宗族为己任。同时,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巨大变动,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乡里组织不断发展,使宗族的范围与影响也不断扩大。很多救助活动发生在同一宗族之间,以维护宗族的稳定与繁衍。
首先,士人平日即以所得俸禄赈济宗族,如《汉书》记载:“梁竦字叔敬,少习黄老、儒学,年至弱冠时即能教授,闭门自养……长嫂舞阴公主赐给诸梁,特重敬竦,虽衣食器物,必有加异,竦分于亲族,自无所服。”再如在汉顺、桓时,知名当世,号称“八龙”之一的荀彧,虽然身份贵重,但谦虚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馀财。”其次,士人还多收养同族遗孤,抚恤和救助贫困的族人,以强宗固族。族内有成年人亡故,遗留下老弱孤幼时,一般由宗亲收恤。“例如“魏谭,字少闻,收养兄弟遗孤,如同己出,遇到饥荒年月,互相分食而活。”此外,东汉以后“推财弟子”、“推财让兄”的实例也不为少见。宗亲间推让财产,其实就是给予生活困难的亲族以救济。
二、赈危助学
中国传统提倡仁义,注重对鳏、寡、孤、独、废疾者等弱势群体,以及因自然灾害而产生的灾民进行救济。汉朝建立以后,士人作为社会的精英,多具有崇儒重学的意识。因而,除了宗族之外,士人对贫困的百姓,尤其是学生、贫困士人的救助也很多。例如赵温,遇到饥荒年月,“散家粮以振穷饿,所活万余人”。在赈饥救荒活动中,赵温不惜倾全家之力,尽散粮财,这样的事例在两汉时期还有很多。对于贫困的学子和士人的周济,两汉士人也不遗余力。例如大名鼎鼎的鲁肃,“家富於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三、周恤部旧
“部旧”,即下属、部吏和朋友、故交。《礼记》中指出:“一人有善,其心好之;一人有恶,其心痛之;货则通而不计,共忧患而相救”。这里对于“朋友”的关系作了明确的阐述。在汉代,朋友关系和君臣关系、家族关系等同列为“五伦”,是儒家协调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汉代士人朋友间无私互助的事例比比皆是。如寇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等等。士人对于部属也有救助,如田豫“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胡、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等。
两汉时期,士人自发进行的救助行为形成了以士人为主体的民间慈善救助模式。同时,两汉朝廷大力支持慈善救助及民间义行,并表彰优异者,在全社会上形成了扶危济困的风气。因而,两汉士人的慈善活动得以稳定和巩固,进而在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庄岩岩:《两汉士人民间慈善救助现象探析》(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