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1894年,9月15日凌晨,一名威风凛凛的武将“衣御赐衣冠,登陴督战”,“往来睨指挥”。战事愈急,他一击掌,“手发榴弹巨炮三十六颗”。其部下感奋,拼死抗御。酣战间,忽一炮弹飞来,他负伤不退,裹创再战,血染征衣。但紧接着又一弹飞至,他中弹扑地,“将士趋视之,已洞矣”。这位浴血奋战,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壮烈殉国,为我们留下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的就是清军高级将领左宝贵。
左宝贵出生于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年少时父母双亡。他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无奈中投奔军营,开始了戎马生涯。左宝贵吃苦耐劳,英勇善战,功至建威将军,以客军驻防盛京(即今沈阳)。左宝贵一生“治军严肃,重文士,爱材勇,有奇技异能者,辄罗之麾下。功不吝赏,罚不私刑,士乐为用。”左宝贵武将出生,为人耿直不阿、英勇刚毅、嫉恶如仇,而又由于出生贫寒,他非常了解民众疾苦,性情中又有善慈的一面,“性慈善,于地方公益尤”,“贵不忘本,富而好施”。据史料记载,左宝贵驻守盛京20年。期间他常微服私访,每当看到百姓受灾困苦、生活贫穷,往往会感同身受、潸然泪下。驻守期间,他一面整饬部队,一面爱民济困、解囊施惠。
1881年,左宝贵在盛京创办牛痘局,即今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牛痘局首创关外接种疫苗之举,常年为老百姓免费接种牛痘。据文献记载,仅1917——1919年的三年间,牛痘局就为6233名儿童进行了疫苗接种。牛痘局在盛京地区预防天花传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888年,盛京城附近遭遇特大水灾,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左宝贵立即协同官绅筹款购房,设立栖流所收留难民,并在栖流所内设粥厂两处,施舍粥饭。据传,有一天,一老汉背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来总兵衙门告状。老汉因为在粥厂喝粥时说了句顺口溜:“总兵施粥好心肠,想起包公来放粮,可怜粥官太贪婪,害得百姓喝米汤。”因而被施粥官痛打。左宝贵恼怒之余,脱去官服,穿上老汉的破衣烂衫,亲自去了粥厂。左宝贵领完粥,端起粥碗一看,果真是米粒稀少的粥汤,气得一把将粥碗向施粥官掷去。施粥官不得不承认自己私贪了粮米,于是左宝贵一声令下,将其拖下,就地正法,再换上了新的施粥官。左宝贵为数千沿街乞食的穷苦人排忧解难,被百姓称为“左善人”。
左宝贵出生贫苦,自幼未曾上学,备受有武无文之苦,因此,他驻军奉天期间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他拿出自己的薪水,在营口海神庙、沈阳练军公所、南北清真寺设立大小义学馆数处。为了考察课程情况,他常轻裘缓带亲自抽闲去学校听课,考其课程内容,循循然有儒士风。此外,他还捐赠白银1000两,支持家乡兴办崇文书院;屡次捐资修复地方村清真寺,前后计700两银子;而县治四境,津梁道路,也多为他捐助葺修,“左善人”受到父老乡亲的热烈赞扬。
作为慈善机构的慈善堂在中国有很多,其中久负盛名要数沈阳奉天同善堂。沈阳奉天慈善堂是沈阳最大、历史比较悠久的慈善机构,其雏形就是由左宝贵一人创立。常驻奉天的左宝贵任盛京总兵时,亲自在省城内创设了牛痘局、惜字局、义学馆、栖留所、育婴堂、施粥厂等各类慈善机构。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壮烈殉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当时的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将左宝贵创办的各慈善事业汇总起来,定名为“同善堂”,取“万善同归”之意。从晚清到民国期间,时迁事移,动乱不断,但同善堂一直为社会稳定、疗民疾苦作出了很大贡献。
左宝贵关心民间疾苦,体恤部属,对医学、教育等慈善事业可谓孜孜不倦、用心良苦,故而人们称其有善人家之遗风。“左善人”的善名也伴着他“齐鲁双英”的爱国美誉越传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