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上海地方士绅创办慈善事业之风渐盛,团体数增多,特别是开埠以后,慈善组织数量激增。其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当为同仁辅元堂。
清嘉庆五年(1800年),上海知县汤焘及邑绅朱文煜、徐思德等人集资购地,在上海城北设义冢,嘉庆九年发动商界捐款,购城内乔家栅房屋,建立了当时上海最大的善堂,名曰同仁堂。后与乾隆十年(1745年)设的同善堂合并后,慈善项目扩大到:恤寡赡老、施棺、掩埋以及建义学、施衣、济急、水龙(即消防)、救生等。
在同仁堂所实施的慈善项目中,“水龙”实为一亮点。“水龙”即消防,消防也可以作为公益慈善项目出现,放在今天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这项公益事业在当时被称之为“担水济急”,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把上海市内按数字分成十三个区域,同仁堂的司事在其中十处设置水桶和扁担,并预先备好标有各区域号码的灯笼和号衣,同时还负责雇佣水夫。一旦发生火灾,水夫们便去司事那里领取灯笼和号衣,然后赶赴火灾现场。在火灾现场,水夫每挑水一次,就由司事发给他们一枚竹筹,用以事后折算酬金。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上海人梅益奎、海门商人施湘帆、慈溪商人韩再桥联合建立了一个赊棺局,称辅元堂,为了避免与同仁堂所从事的业务相互重复,辅元堂主要开展医疗救助,为此专门在每年疾病流行较多的夏秋两季开设了施医局。
根据现藏于大英图书馆的咸丰元年《辅元堂施医局征信录》中的有关记载,可以约略知道,当时施医局聘请有内科、外科、儿科以及眼科和针灸科的医师,每年从阴历的五月十八日到八月十八日之间逢三和逢八日开局,合计每年的开局天数为19天。每到开局这天,接诊时间从早上七点开始,到正午结束。患者按挂号顺序接受诊治,不收取挂号费和诊金,医师也没有薪金,只有交通费。但很多医师放弃了交通费,自愿为患者无偿诊疗。在咸丰元年(1850年)的五月十八日,也就是本年度施医局开局的头一天,施医局接诊男性患者137名,女性患者177名,“给药二十二帖”。而在当年度整个开局期内,施医局总共接诊患者16106名,开具处方3306张。
咸丰五年(1855年),同仁堂与辅元堂合并,更名为同仁辅元堂,堂址在乔家浜(今上海市区药局弄95号),至此,同仁辅元堂正式成立了。合并后的同仁辅元堂成为晚清上海最大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慈善机构。同仁辅元堂除了继承合并前两家善堂的慈善业务外,还扩大慈善救助的范围,增设验尸、收买淫书、清除垃圾、利用民间的募捐和善堂的资金安装路灯、修路筑桥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早在道光年间,同仁堂就设立了救生局,负责救助水难者和打捞溺死者的尸体,但同仁堂与辅元堂合并后,这项业务取得了更大的进展。同治十年(1871年),他们与上海市政当局达成《同仁辅元堂分办救生章程》,使救生局正式拥有了官督民办的身份。
王韬在《瀛壖杂志》中曾写道:“沪上善堂林立,而推同仁辅元为巨擘。经费之裕也,章程之善也,而董理者尤能实心行实事。”足可见同仁辅元堂的实力与影响力。并且,同仁辅元堂的广泛开展的各类慈善项目,很多已经开始具备现代公益事业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