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在诗词书画文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同时又以安放旷达、奋发忠义的鲜明性格著称于世。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同时考中进士,一时间“三苏”名满天下。少年豪气的苏轼纵横笔墨,挥毫万字,前后写成了多篇策论,想一展治国抱负。但是父母仙逝、新旧党之争使苏轼走上了坎坷的仕途。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先后任职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扬州、定州、惠州等地。当地百姓不仅吟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东坡诗词,而且盛传着东坡善行的种种佳话。
杭州城的大福星
苏轼一生两次出任杭州地方官。第二次,北宋元祐四年(1089),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任杭州知州,兼辖浙西七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苏轼到任后随即赈灾,因为救灾及时,第二年春季青黄不接时杭州百姓免受饥荒。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灾后瘟疫降临杭城。众多医生对这场瘟疫都连连摇头,束手无策。就这紧急时刻,苏轼取出一张神秘的药方,并请杭州宝石山楞严院里的僧人配药熬汤。由于药方的药材较为廉价,虽不富裕的苏东坡慷慨拿出家中五十两黄金,拨出公款二千缗钱,在杭城街头广设施药点,布施百姓喝药防疫。原来,这药方名为“圣散子”,是苏轼从其同乡巢谷那里得来。巢谷同意将药方给苏轼,但要苏轼指着长江水发誓不再传。苏轼为救全城百姓将药方外传,也使人们记住了巢谷之名。
为了杭州百姓能安居乐业、长治久安,苏轼决定设立专门收治穷苦病人的治病坊,即“安乐坊”。其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写到:“公(苏轼)又多作饘粥药剂,遣吏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公曰:‘杭,水陆之会,因疫病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私橐得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以待之,至于今不废。”治病坊主要由官府主持,设有多处,通过接受各方施助,置田获利等方式维持运作。事实上,安乐坊继承了唐代“悲田养病坊”的模式,但却走出了寺院,单独设立。苏轼在杭州创设的安乐坊是中国第—家官办民助的慈善医院,是中国古代医疗慈善由寺院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此后宋代大规模实施的“安济坊”,即发轫于此。
苏轼在到任三个月后,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河道治理工程以解决杭州居民的用水和城内淤泥问题。他根据科学原理,将海水引入茅山运河,在钱塘江南部建立水闸,在城北余杭门外开新运河与西湖相通。此外,又用坚强的陶瓦管子代替竹管把城中六个分散水库连接起来,成功解决了杭州用水供给,也方面了城内淤泥清理。在整修水库西湖的时候,苏轼匠心独运,巧妙地把原本没法处理的水库淤泥建成了一条湖中的直堤,即闻名遐迩的苏堤。千百年来,苏堤成了西湖著名一景,也演绎了无数烂漫的故事。
东坡善行遍九州
苏轼才情横溢兼富同情心,他勤政爱民、关心民众生活,甚至到晚年都不忘“会挽弯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政治抱负。
在密州时,他看到“麻叶层层莹叶光”的田园风光,听到“隔离娇语络丝娘”和谐之声时,不忘问一问佝偻着腰的种田翁“问言豆叶几时黄?”密州是一个只长麻枣桑树的贫穷县,苏轼常行至城郊亲自视察。有时看到无主尸体,就会热泪盈眶地将其埋葬。他还曾在家里抚养了三四十个饥饿的孤儿。
苏轼贬谪到黄州,看到岳鄂间田野山人有溺死初生婴儿的恶俗时,他建议太守储“劝诱米”,专以收养“弃儿”。同时,他身体力行成立救儿会,请心肠慈悲的古某和安国寺的和尚当要职,向乐善好施之人募捐。同时,救儿会常到乡村走访贫苦孕妇,若他们同意养育多胎,则赠与钱物衣等。
晚年贬谪惠州,苏轼仍以普利众生为己任。博罗大火,全城付之一炬,苏轼担心官家趁重建城镇剥削百姓,于是向督察官员建议物资公开购买,严禁征集民间物资和民工。此外,苏轼连同太守县令和会商在惠州建了两座桥;重建大塚把无主的野坟骸骨重新埋葬,又写了篇祭文告慰无名死者。
苏轼的善行举不胜举。他已天下为己任,进退忧天下,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