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中国古代慈善思想和善行早已出现,比如西周以来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等,但是直到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慈善”一词才开始使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由于统治阶级支持、著名高僧推动等原因,佛教很快在市民百姓中传播开来。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与佛教有密切关系,那么佛教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其发展的呢?让我们先从佛教思想对古代慈善思想的影响说起,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佛教因果报应观念
因果报应说是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所谓因果报应就是:宇宙万事万物都受因果法则支配,由“业”(即人们自身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意志)决定其性质,善因产生善果,恶因产生恶果,这个法则在六道轮回中实现。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因果报应说迅速为广大百姓所接受,因为它十分契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早在佛教之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思想。《尚书•商书•伊训》中云:“惟上帝无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周易•坤•文言》中也有类似的思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实现中国化。比如佛教主张自作自报,认为“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解释恶人得福长寿、善人致祸短命的现象。这不免会使人们对佛教善恶报应说产生怀疑。东晋南北朝时期,著名高僧慧远提出了“三报”说,即“经说业报有三:一曰现报,二日生报,三日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三报”说认为遭到报应的未必是行为者本人,也可能是他的子孙后代,这解决了中国传统道德无法解决的困惑,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因果报应说对个人具有道德约束力,上至统治阶层,下及普通百姓,而且这种约束力无论对现世、来世都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产生怵惕之心,警省约束自己去恶从善。因而,佛教因果报应思想是中国慈善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几千年中国人维护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
二、佛教慈悲精神
慈悲精神是佛教教义的核心。《观无量寿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即指佛教以慈悲为本。佛教中的“慈悲”指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利他、平等的道德观。在梵文里,慈与悲本意不同,《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也就是说,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
佛教利他主义道德观是通过布施来实现的。在大乘佛教菩萨“四摄”、“六度”中,布施者皆列为第一。布施一般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布施的最高境界是舍身,如佛经中所说舍身投虎、割肉贸鸽等。
中国佛教主要是在印度大乘佛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慈悲成为中国佛教最主要的道德观念。佛教慈悲精神和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具有利他性的布施行为对中国慈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佛教福田思想
福田,是比喻语,好比农夫播种于田,有秋收之利;布施者撒下利人行善的种子,此后也能受到福报。福田原本指对佛的布施,后来推广到法、僧,甚至父母、师长、贫困孤独者乃至畜生。
《佛说象法决疑经》援引其曰:“我于经中处处说布施者,欲令在家出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由此可以看出,佛教福田思想认为,对贫困者的布施比供养佛法僧更重要。“七法广施福田”中说“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劳坚船,济渡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渡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做圊厕,施便利处”。其中提出了七种广施福田的方法,多为社会公益善事,可见福田思想是佛教社会慈善事业的开端。
佛教福田思想与报应观念和慈悲精神密不可分。佛教福田思想是南北朝及唐宋佛教慈善事业的直接起因。明清时期的善会、善堂,有的创设于寺庙,由僧人管理,有的由信佛的地方“善人”筹资创建,这都说明了佛教与慈善事业的密切关系。
参考资料:
[1]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思想的基础》,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2]张志云、王丰:《浅析中国佛教的慈善思想渊源》,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第2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