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
由于经济的先发优势,浸淫中西文化的独特背景,香港现代慈善事业发展较之大陆,走得早且远,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特撰文,介绍香港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撷取精华。
香港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和个中原理
最近到无锡来开会,让我有幸再来江南。我私下很喜欢到江浙一带游历,江浙是我们中国风光秀丽、人文荟萃之地。一次到了杭州,听当地人说,此地有一家老药铺叫胡余庆堂,讲了些胡雪岩的故事。
胡雪岩说,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他说好事不会白做,除了留名之外,还可以令到“市面平静”,市面平静,大家才会“生意兴旺”。胡雪岩说的市面平静,就是我们讲的“社会和谐”,至于生意兴旺,就是我们讲的“经济发展”。
我对文字很敏感,胡庆余堂,香港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有叫庆余、或者余庆的,典故出自《易经》,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所谓留余庆,就是积阴德,家族行善积德,就会福泽绵长,子孙永继。当中,固然有传统的信仰,就是儒家仁人爱物、道家的积善记功与佛家的因果报应,但也有企业家很现实的顾虑,就是做生意要兼顾社会和谐、企业伦理与形象品牌。
很多有钱人都怕“富不过三代”,其中,行善积德,就是延长财富、让家族企业可以持续经营的方法。至于中文的“堂”字,在香港更加普及——香港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互相共融的地方,香港街上可以见到很多老药店、很多慈善团体,与宗族同乡的祠堂组织,都叫堂。在香港,大家组织一个团体来行善,叫“开善堂”,其中如果是包括赠医施药的慈善团体,那个“堂”字就更加贴切了。香港的四个大慈善团体之中,有两个都叫“堂”,就是乐善堂(1880)和仁爱堂(1977)。
香港的商人为什么要行善?首先,行善就是善行,善行令人欢喜,帮助别人,自己也快乐。第二,生意会失败,财富有时而尽,但行善却可以在生前打通人际网络,在死后留芳百世,是具有长远收益的社会投资。第三,就是建立家族名声,福荫子孙。特别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法制不健全之下发财的商人,或多或少,都沾有不光彩的经营行业或手段,如投机倒卖、无牌照经营等等,为了补偿声誉,必须大力捐输,为家族重建声誉,让子孙可以在社会立足,得到尊重。
到了近年,许多商人又有了新的动力投入慈善事业,很多甚至将大部份身家捐献,新的捐献动力,第一是来自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家尝试用办企业的精神来做慈善,确保慈善事业能够取得针对性的成效,以策略性的手段投入资金,结合政府部门和社会伙伴,持续经营,也能使受助的弱势社群感染到企业家精神,在将来自力更生。
第二个动力来源,是维护家族团结,改善家族治理。因为有钱人都有财产继承的困恼,除非将财产全部捐献,否则下一代或多或少都会因为争夺财产而伤和气。成立家族的慈善基金会,对外以基金会的名义在社会一起活动,也有良好形象。
第三,商人从事慈善事业,可以接触其它非牟利团体的工作模式与公司伦理,理解别人的管理模式和策略思想。商人领导慈善团体,可以参与政府的咨询组织和顾问委员会,在和善的环境接触官员,促进官与商之间的谅解与合作。
第四,透过慈善事业,商人可以推广仁爱的思想。例如在电视台转播周年筹款的时候,香港的东华三院等,会发动义工,在香港各地募捐,电视上的筹款晚会,有钱的捐巨款,少钱的捐小款,没钱的当义工,但集中起来计算,平民百姓捐的钱会比有钱人的多。这样除了可以散布善心之外,还让平民百姓有平等参与的观念,人人可以行善。
香港的民心稳定,社会爱心充沛,都与这些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活动,有莫大关系。
香港的慈善事业,除了绅商团体、同乡会和商人家族成立的,也有是政府自己发起的。香港慈善团体的经济来源大致有三个:政府、公民社会和企业赞助。其中,香港赛马会、香港公益金和香港奖券基金,都是全民拥有的慈善组织,由政府委托有信誉的人士出任理事,负责管理。这几个大基金会,再捐助其它小型的慈善团体和社会服务组织,监察它们的管理,扶助它们成长,在香港建立起一个庞大而稳定的公民社会,这对于今天香港的现代化成就有很大的贡献。由政府直接拨款的包括医院及社会福利机构。间接拨款则透过不同性质和特定用途的基金。
中国的五经之首——《尚书》里面有一句治理天下的教训,就是:“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套用在慈善事业里面,是首先要正德,慈善事业可以端正行善者和受助人的品德,令社会充满仁爱。慈善事业可以妥善利用社会财富,所谓为利为用,令财富得其所用,为社会缔造多种的发展资源,令人民的生活条件丰厚,此所谓厚生。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政策网 作者:何志平)